高三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
是您,默默地在背后付出辛勤和汗水,卻不求任何的回報;是您,把我們從一個無知的孩子哺育成一個懂事的少年。我們呢?該對老師您說些什么呢?誠懇,真摯,感謝?不需過多的語言,往往深情只在字里行間。
還記得,每天下午放學后,老師您獨自坐在辦公室里批改作業、預備課文時的摸樣,老師多么像一跟紅燭,照亮了我們,唯獨沒有照亮自己。
還記得,老師對我的關心與照顧,老師,您就像我第二個母親般的慈祥。
記得,在我讀一年級時,那天放學后,我回到家里時,爸爸媽媽都沒在家,我的肚子餓得扁扁的卻找不到東西吃,不禁大哭起來。接著我回學校找曾老師,曾老師見我哭成這個樣子,用溫柔的目光看著我說:“怎么啦?怎么沒回家呢?”我涕泗交頤說:“……老師……我……爸爸……媽媽不在家,我……好……餓……”那是我哭的抽抽涕涕的。老師聽我說完后,就說:“沒事,爸爸媽媽也許有事出去了啊,走!去老師家,老師給你煮好吃的,好不好啊?”這時,我馬上停止了哭聲,一蹦一跳的跟著老師回家!進到老師家后,老師叫我去客廳了坐著,她這就去廚房給我做好吃的。過了大約半小時后,飯桌上就擺滿了豐盛的菜,哇!有我最愛的西紅柿炒蛋、紅燒排骨、炸雞腿……看著眼前的美食,我不禁流出了口水啊,老師看到我這幅傻樣,馬上盛好飯端到我面前叫我快吃吧!小饞貓!嘿嘿,我對老師傻笑了一下,接著,我的目標馬上瞄準了桌上的美食啊,立即狼吞虎咽的吃起來!吃飽后,我拍拍鼓的圓圓的肚子,真是太好吃了啊!完后,老師送我回家,到家后看到我爸爸媽媽已經回家后,老師才放心的走了。
老師,對你何止是一句輕輕地感謝啊!
老師,如果您是天上最美麗的太陽,那我們就是地下可愛的小草,是您給予我們新的生命。您日夜不停的幫助我們,照料我們,您辛苦了!
祝老師能每天擁有陽光般的笑容、健康的身體,您是創造奇跡的勞動者,是您哺育了我們,我們深深地,深深地,感謝您!
高三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篇2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
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生活中的我們在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的同時,卻常常缺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個舶來詞,“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出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銜環結草,以恩報德”,中國綿延多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的看似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涌動著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很多人、很多事,其咎蓋源于不會、不愿感恩,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僅僅是對自己沒有敵意的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之人,必是遭人唾罵的無恥之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
學會感恩,就是要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學會感恩,就是讓你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生活;學會感恩,首先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獲得感恩;學會感恩,要培養謙虛的品德,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彎腰伸出援助之手;學會感恩,要有奉獻精神,無論做什么事,應以“公”為先,做一個大公無私、樂于奉獻的人。
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有感恩的故事發生,如果用心去體會,時時都會有終生難忘的溫馨。天天都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凈的境界,讓我們都做一個學會感恩的人吧!
高三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篇3
感恩,像一座燈塔,照亮人生的航向。感恩,像一束永遠不會凋零的花朵,香氣撲鼻。感恩,像一場溫暖的春雨,化去了一切內心的貧瘠,散去了所有的陰霾。感謝我們心里的感恩!
在中國古代的詩書里,感恩不乏文人墨客的完美。《三字經》中曰:“人之初,性本善。……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然。”這講的就是“黃香溫席”的故事。故事說:黃香出身寒門,家境艱苦。在他九歲時,不幸的他失去了自己的母親。母親的失去使他更加愛惜自己的爸爸。有一年冬天,寒風凜冽,古時候沒有什么取暖設備,更別說一個尋常百姓家了。黃香正在燈下讀書,想到這么冷的天,自己的父親還在外邊干農活,那么父親肯定會很冷。于是黃香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脫下衣服,不斷用手搓著自己身上的肉,等自己身上暖和了,于是就鉆進父親的被窩里,為的是讓父親睡覺時侯暖和些。這種孝悌之舉使一個九歲的孩子感動了社會,感動了無數人。
而在當今社會,感恩的身影也頻繁閃動著。李秋,如果看過感動中國的讀者們,這個人應該不會陌生。在《感動中國》的節目中,這個人被賦予了一個標題:帶著媽媽去上學。許多觀眾看后疑惑不解。可在知道她的故事后,不禁豎起了大拇指。李秋,是一位四川筠連縣大雪山鎮東紅村的樸實的姑娘。在她2歲的時候,父母在修房子時,母親不慎摔倒傷了腳,卻因家境困難出不起醫療費落下了病根,從此站立都成了問題。在他四歲的時候,父親外出打工。本應該有一個美好童年的她卻早早的擔起了家庭的重任,洗衣做飯鋤地喂豬……充斥著她整個日常生活。
但李秋就是不肯向命運低頭,發奮圖強,努力學習,考上了縣里的高中。可是,拿到通知書的她,心里面卻百感交集。如果去離家遠的高中就讀,就會沒人照顧母親。最終,她決定帶著媽媽去上學。很快,在臨近高中畢業時,她說:“上大的時候,也要帶著媽媽去!”多么懷有感恩心的孩子啊!她感動了中國!她值得所有觀眾為她豎起大拇指!
就像那首歌里邊唱的“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謝自己有一顆感恩的心!
高三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篇4
感恩可以讓人看到一切人生美好的,一個常常感恩的人,才會幸福,才會快樂,心靈才會圓滿、溫潤。
自從我看了《花兒開了,就感謝》之后,我深受啟發,一首歌里唱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讓我一生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兒開花,我依然會珍惜。”這首歌充分地表達了我的心情。
早晨,我起床,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陽光,我在陽光的照射下,十分溫暖,我伸了伸懶腰,感恩上天給我溫暖的太陽;我下了床,穿完衣服、褲子,感恩這張床給了我一夜的好覺;我刷完牙,感恩牙刷,牙膏使我有了兩排潔白的牙齒;我洗完臉,感恩水,她讓我有一張干凈的臉……
吃完早飯,我背起書包,又蹦又跳地到了學校,又一天與老師開始親密接觸。老師教我們許許多多的知識,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勤勉、愛國、正直的孩子,我感恩老師,在我們受傷害的時候是老師用溫柔的手撫平我們的創傷;在我們快樂的時候,老師與我們一起分享著快樂,在我們犯錯的時候是老師糾正了我們,在我們驕傲的時候,老師嚴肅地告訴我們,驕傲的孔雀是飛不高;我感恩老師,她從不要求自己的學生,做高山上的青松而不做山腳下的野草。她從不介意自己的學生做了鮮花還是綠葉,她常對我們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處,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去挖掘,總還是有的。她說,鮮花沒有綠葉的陪襯也是顯現不了它的美的。盡管她不是一位哲學家,只是一位平凡的老師,但她一番話,讓我學會了感恩,讓我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當我結束一天的學校生活,背著沉沉的書包回家的時候,是奶奶慈祥的臉迎接我,是爸爸微笑的臉迎接我,是媽媽一桌熱騰騰的飯菜迎接我,我感恩我們這個美好的家——我的情感驛站,我的安全避風港。
感恩可以讓人看到人生美好的一切。讓我們做一個心存感恩的人,這樣的世界不是很美好嗎?
高三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篇5
感恩,故而言之,所有對你有恩惠的人都值得去感恩,但不論怎樣,也得有一個輕重緩急之分。所以第一個就感恩我這樣一個外人,本身就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要論感恩,第一當之無愧要屬母親。母親經歷十月懷胎之苦和生孩子走鬼門關之痛,好不容易把你帶到了人間,就憑這一點,母親對你的恩澤已是無人能夠匹敵。更不論今后還將含辛茹苦將你養大,看著母親頭上為你熬出的一根根銀絲,仔細觀察那一道道因你擠出的皺紋,觸摸一下那一個個為你磨出的老繭,同桌,你又如何忍心把她放在我這樣一個其實與你毫不相關的人的后面?
緊隨母親之后則應該是父親,父親同樣也賦予你生命,只是可能受的苦沒有母親那么多,但他仍應該處在你要感恩的人當中的首要地位。盡管中國現在還多多少少受這種“男人主外,女人主內”的傳統思想的影響,大部分家庭中的孩子和母親接觸的機會遠遠多于父親,所以不少孩子和父親的感情便不是那么深。
但現狀其實是這樣的,母親主內,維系孩子的精神世 界,父親主外,更好地保障孩子的物質生活。如果父母親都來主內,一個孩子只有精神世界,沒有物質生活,想必也無法在這個社會上長久地生存下去。所以,當孩子的精神世界父親的身影出現不多時,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都說父愛如山,父親便是一座大山,他沉默無語,不似母親那般溫潤,但他卻默無聲地為你撐起了一片無雨的蒼穹。
正因父愛、母愛,一個如大山似的沉默,一個如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很多人如我的同桌很輕易地便把他們忽視,還有更甚者對父母抱有很大成見。這些人天天沐浴愛之中,卻無法感知,還偏要費心地去尋找別人的愛,別人不給,還覺得難過。我不禁想起一句關于旅游的話:“旅游其實就從自己待膩的地方到別人待膩的地方。”你身邊并非沒有美景,只是你“膩”吧,你身邊也并非沒有愛,也只是你“膩”了而已。
感恩,不在于你感恩上天,感恩大地,而是能夠懂得如何感恩那些就在你身邊默默付出的人。
高三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篇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孩子對親人的感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學生對老師的感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朋友對朋友的感恩。因為有了感恩,才創造出了和諧的社會。
當我們呱呱落地時,就被上帝賦予了一顆感恩的心。正是有了父母,才有了我們。
在家里,我們是“掌上明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里最甜最大的那個果兒,是家人細心為我挑選的;家里最好最香的那桌菜肴,是家人精心為我制作的;家里最暖最大的那床棉被,是家人悉心為我鋪設的。還有家里最好吃的,最好玩的,最好看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給予我的。他們的愛成就了今天的我,也正有了他們的愛才組成了一個和諧的家庭。
我要感恩我的親人,感恩他們的絲絲關懷。
當我們跨入學校之時,老師便也隨之而來,老師的教導如一盞明燈,照耀著你走向光明;老師的指引如一艘航船,乘載著你駛向成功的彼岸;老師的鼓勵如一把鑰匙帶領著你打開輝煌的大門…經常在教室里看到老師的耐心教導;經常在辦公室里聽見老師的諄諄教誨…老師的嘔心瀝血,不正是希望我們成才嗎?我要為老師高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正是有了師生教與學的合作,才創造了一個和諧的校園。
我要感恩老師,感恩他們的諄諄教誨。
當我們踏入社會之時,身邊的朋友便也多了。友誼是一杯醇香的酒,值得你去品味;友誼是一幅無色的畫,值得你去著色;友誼是一首動聽的歌,值得你去聆聽…雖然朋友有時候會來請求幫助,但的是我們必須借助朋友的幫助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所以我們不能忘記朋友對我們的恩情,因為那種忘恩的人,落在困難之中,是不會得救的,因此,友誼永遠是一個美好的責任。也正是有了朋友的互助,才構建了一個和諧的社會。
我要感恩朋友,感恩他們的屢屢幫助。
古人說的好:“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一個人只有學會感恩,對生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那才能真正的快樂。
讓感恩之花綻放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吧!因為感恩,所以和諧。
高三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篇7
感恩,是什么意思?感知爾恩情種.種,我自知要傾其一生回報。為心安,也為人性,更為溫情。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垂髻孩童亦能詠誦,投桃報李的美德在悠悠歷史中傳承,從“木桃”到“瓊瑤”,只是一枚感謝的種子而已——緣于愛與被愛,這之間連接的不過是一份心意罷了。桃李于我,是你最珍貴的饋贈,我喜你一心耿耿,報你以瓊玉,也許這已經不是禮物的接受與饋贈,而是表達美好祝福的儀式。
感恩之心存在,才給了別人再一次幫助你的理由。受惠之人明白:他在我最難捱的時候拉過我一把,我要傾盡全力回報;施惠之人明白:既能幫得了,我亦無損失,何不伸出援手?幫助他人時,往往只是純粹想幫人一把,他不知道受惠之人能存多大的感恩之心,也不知道木瓜遞出去會不會換來瓊瑤,他只是做出了善意的舉動,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西方有個感恩節,為感恩上天的恩賜。我們生活在資源豐富的藍色星球,能呼吸,能進食,能行走,能做一切有利于生命延續、萬物生長的事,這便是自然賦予我們的權利,是生命惠贈給我們的財富。感恩自然,我們有了前行的力量,有了涉身江湖的勇氣,有了闖蕩的堅強后盾。
父母是人生第一位我們需要感恩的人,他們給予我們生,讓我們有了與這個世界息息相關的機會。我們感恩,古有臥冰求鯉,以報三春暉;今有最美少年,為養育之恩感動了全中國。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尚有感恩父母之意。這是規律,是根本,感恩父母是最基本的行為。百善孝為先,不論各種形式,只要存有感恩之心,何嘗不是對父母最好的感恩?
不僅如此,我們應該感恩的還很多很多。韓信的一飯千金被世人稱頌,我想就是因為他心懷感恩吧!若是沒有當年漂母的一飯之恩,何來如今的淮陰侯?漂母當初的聲色厲荏,表明她并不求這個流浪漢回報。但韓信重情重義,他深知漂母恩情,一頓飯到底值不值千兩黃金?他是知道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莫過于此了吧。別人小小的善意,可能“無足掛齒”,但受惠之人應“刻骨銘心”,先賢教給我們,雪中送炭,應記三秋,他日為報。
那除此之外呢?晚年的康熙,回想崢嶸歲月,意氣風發,他最感謝的竟是他的敵人!其實仔細一想也并無道理——康熙大帝,一個身處高位的王,但正是不斷“添亂”的敵人,給了他繼續治理這盛世天下的動力。也不要一味責怪對手了,他正是你進步的墊腳石。人生有逆境,有遭遇,才造就了一個完整的人。我們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總要在挫折中進步。感謝對手,正如尼采所說: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加強大!
我們知道感恩是一種情誼,是品行,它從來不是道德捆綁下的產物,我們生活在世,不可一人獨自闖蕩,人是群居動物,創世女媧沒有賦予我們神力,我們會成長,會遇到逆境,會垂頭喪氣,僅憑一己之力怎能面面俱到?古往今來,無論是伯牙鐘子期的知遇之恩,還是士為知己者死的凜然,或是抗震救災的大愛無疆,都說明了感恩之心的巨大影響力。生命既是如此,還好有你當初的幫扶,成就了今天的我。感謝一切,這構成每一部分的滴滴點點,都應虔誠真心,致力感恩。
感恩,是靈魂的健康!
高三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篇8
從小到大,教過我的老師有不少,我從他們身上找到了誨人不倦的影子,找到了勤奮好學的影子,找到了循循善教的影子……這一個個溫馨的畫面,是多么美好,這些都是老師賜予的,感謝可親可敬的老師!
在暑假里,我又讀到了你,老師——《感恩老師》,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學生得救,女兒永失》,主要講述了:事情發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有一位老師正帶領著班上五十九名學生參加活動。禮堂突然晃動起來,他立刻意識到發生了地震,馬上招呼同學們躲在椅子下面。
幾分鐘過去了,地震暫時過去了。就這樣五十九名學生奇跡般得救了,但是那位老師為了救學生,雙手被堅硬的水泥劃得鮮血淋漓,讓人看得心疼。而這時,他還是趕緊往學校方向跑去,那是因為學校的兩座教學樓的廢墟下壓著一千名學生,老師很著急,其中他的寶貝女兒也壓在這片廢墟中。剛開始他的女兒只是腳受了傷,由于缺乏大型吊車機械,暫時無法救援。后來,由于缺及沒能及時得到救助,她的女兒最終離他而去。每次經過女兒被困的廢墟時,去搶救學生時,都會感覺一陣陣巨大的心痛襲來,這位老師為了學生,而放棄了女兒,真是盡職,真是偉大。
當女兒的遺體被“掏”出來的時候,這這個外表粗狂的堅強漢子,在目睹女兒遺體的那一刻,突然情緒失控、放聲大哭、悲愴之情,令周圍人潸然淚下。
他,就是北川縣第一中學初一(六)班的班主任——劉--,一個救出自己的學生,卻永失女兒的教師!
大難來臨之際,他用冷靜和機智挽救了五十九條鮮活的生命;災難發生后,在爭分奪秒的救援過程中,他一心救助他人,自己的女兒卻不幸遇難。劉--,他的名字深深地印在我們心間!
讀著讀著,我想起了你——老師。那天中午,我們正在認真寫作業,校長突然從前門走進來,在講臺桌前談論事情。從你們的談話聲中,我們可以清楚的聽到,校長對您說:“讓二班和我們一班一起上課。”但您堅決不肯,她說:“學生太多了,上課就不能個個都照顧得到,這樣不利于他們的學習。”我們聽了也搖搖頭,心里都不同意。校長老師最終喲不過,看了看我們也只好無奈地走了。校長走后,語文老師對我們說:“其實,不愿意合班,只是希望可以多關注你們每一個人,讓你們得到更好地發展。”我們聽了這句話,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動!這就是你,老師!。
這就是你,老師!你是最真、最善、最美的種子。你在我們心田播種后,它就發芽,開出愛心之花,結出智慧之果,而我們的人生也將由此進入與眾不同的新世界。感謝你,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