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春節的風俗的作文
過年,可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人們忙著去買這買那,吃的、穿的、用的……過年,當然就少不了貼春聯、貼“福”字。貼春聯,是重要的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在我國,人們往往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弊仲N在屋門上,意味著福氣進入家門。許多地方還倒貼“?!弊?,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到了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要吃團年飯。這頓晚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肉類、菜類、豆類、海鮮食品……滿滿一桌都是無比豐盛的菜肴,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在“無雞不成宴”的廣州,一大早市場就擠滿了人,雞檔的老板忙得不亦樂乎。晚飯后,大家一起坐在沙發上看春晚,進行新年倒計時。
過年了,人人都換上了新衣,相約出去玩耍、聚餐。最開心的肯定是小孩子了。每逢見著大人,甜甜地叫一句:“恭喜發財?!毕乱痪洹凹t包拿來”估計不用說你就已經拿到它了。
快樂的日字總是過得那么快,一眨眼就到了元宵節。元宵節的到來,就意味著春節快要過完了,大家又必須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學生上學、大人上班……所以對于元宵節,我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可以吃上美味的湯圓;恨是因為過完元宵就得上學了。
家鄉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2
春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定是會做一大桌子好菜的。對于我來說,安徽的美食是我記憶中最為深刻的家鄉風俗。
在這眾多美食之中,最符合我口味的當是白白胖胖的米粑了。它的做法我略知一二,也和奶奶實踐過幾回。第一步不消說,用水與面粉充分糅合成鼓鼓囊囊的大面團子,那外形跟吃撐了的“年畫娃娃”有得一比。第二步便是捏皮了。跟“隔壁”那餃子不同,米粑的皮像是放大了幾十倍,并且要靠人工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捏制而成。往年我都是手扒一小塊面團,拇指輕輕按住中間部分,另一只手拉、扯、捏、扭,直到變皮在手下“規規矩矩”地圓起來。我最享受也最喜的當是第三步了。
第三步是奶奶的“專場”。她熟練地將蔥、蒜整齊地切成小段,肉沫和著豆角、蒜泥、小蔥糊糊涂涂地被奶奶的鍋鏟輕盈地翻炒著,小火炒后的香味總使我陶醉其中。豆角的酸溜溜、肉末的咸香、以及綠油油的'小蔥,“奶奶牌內餡”的味道,老家人都是贊不絕口。第四步的步驟與包餃子大相徑庭,因此想必各位都是通曉的。值得一提的是米粑周圈包起來的花紋,這個得講究。先是卷一卷,再是旋一旋,最后包一包,仿照的是孔雀尾巴上的紋路。
全部步驟完畢,上鍋一蒸,便可以狼吞虎咽了。米粑的外皮雖軟糯綿密,但畢竟無味。因此各家會備上一碟自制辣醬,辛爽入味,辣醬各不相同,像我家,便會有一種舌頭發麻的感覺,卻不是太過于辣。
春節是一年最熱鬧的時節,鞭炮聲聲聲入耳,酒肉味絲絲入心,大紅“?!弊钟橙胙酆煟篮玫囊荒昕傇谶@樣的團圓中開啟,總在米粑鮮美的味道中開啟……
家鄉的過年風俗春節作文篇三
在家鄉天津,早早就有了過年的氣氛。
在年前,每家每戶都要打掃衛生,把房間清理干凈,在明亮的窗戶外再貼上“吊錢”,迎接新年。“吊錢”就是天津方言中窗花的意思?!暗蹂X”上有各種各樣的圖案,有的是錢幣,有的則是元寶。祈求財運滾滾而來。
在除夕晚上,全家團聚在一起,交談、看春晚、吃年夜飯、守歲。到了臨近半夜12點,即將到達大年初一凌晨時,大家一起到院子里放爆竹和焰火。這時全市的鞭炮和爆竹的“叭叭叭”聲響成一片,震耳欲聾,漫天五光十色的焰火此起彼伏,直到天亮,睡夢中朦朦朧朧地聽到耳邊爆竹聲不絕。
午夜放完爆竹后,大家還要熱熱鬧鬧地回到桌子吃餃子。這時大年初一,一年的開始,一定要吃餃子。一起吃完餃子后,還要喝餃子湯,就是煮餃子的開水。吃完餃子接著喝餃子湯剛開始清淡無味,如同白開水。但是很快就感到非常解渴,天津的俗話說:“原湯化原食?!本褪沁@個意思。剩下來的餃子怎么辦?俗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背跻灰惶於贾怀燥溩?,把剩下來的餃子給吃了,這代表著團團圓圓的意思。這同樣是天津的習俗。
天津的春節非常熱鬧,天津的春節非常忙活。我喜歡窗外寒風中飛舞的紅吊錢,室內熱氣騰騰的熱餃子,家家戶戶都能聽到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這些與杭州不同的北方過年氣氛。我非常喜歡天津的春節。
家鄉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3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我們家鄉安慶每年的農歷臘月十九就開始除塵。除塵就是清潔污垢,迎接新年的到來。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掃墻壁上的灰塵、擦窗戶……
過春節當然要買年貨。超市里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好不熱鬧。到處張燈結彩,洋溢著過年的氣氛。巧克力堆成小山,一袋袋餅干擺放的整整齊齊。我們挑選著自己喜愛的東西一包包往購物車里放。不一會兒,購物車就裝滿了,媽媽拉著我回家,可我還意猶未盡。
到了年三十兒,我和爸爸開始貼對聯了。爸爸站在凳子上,把舊對聯撕下來。我在底下忙得不可開交,一會兒遞膠,一會兒遞剪刀,一會兒又要遞對聯……不一會兒,我和爸爸都累得滿頭大汗了。終于,上聯、下聯、橫批都貼好了。頓時,大門煥然一新。
我大聲讀道:“萬事如意步步高,一帆風順年年好,吉星高照”話音剛落,爸爸就哈哈大笑起來。我疑惑的看著爸爸,爸爸一本正經地講道:“對聯又叫門對,它對仗工整,抒發了人們美好的愿望,是漢族特有的形式。讀對聯時應先讀上聯,就是右側的,再讀下聯,就是左側的,最后讀橫批。貼對聯時也按這樣的順序!應該是這樣讀: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吉星高照?!?/p>
今天真是收獲滿滿,我不僅學會了貼對聯,還學會了對聯的讀法。
“吃年飯了!”隨著奶奶喜悅的語調,我們一家人圍坐到了桌邊。
“哇塞!今晚的菜好多啊!”有清炒芹菜、紅燒鰱魚、紅燒雞塊、圓子湯…… 媽媽給我夾了一塊紅燒魚,嫩嫩的、滑滑的,可好吃了!我又嘗了一塊紅燒雞塊,雞肉酥滑可口。熱騰騰的圓子湯香味撲鼻而來,我盛了一碗,湯味非常鮮美,圓子也香滑無比,一碗熱乎乎的圓子湯喝了下去,心里立即涌出一股暖流。聽奶奶說這些菜還都有寓意呢:芹菜寓意做事勤勤快快,紅燒鰱魚寓意年年有余,紅燒雞塊寓意大吉大利,圓子湯寓意團團圓圓……
聽奶奶說完,我連忙拿起杯子向爺爺奶奶敬酒:“爺爺奶奶,我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大吉大利!”爺爺樂呵呵地說:“好好,也祝你學習進步?!蔽矣珠_始敬爸爸媽媽:“我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卑职謰寢尞惪谕暤卣f:“長大一歲了,現在懂事了!”年夜飯,我既吃到了美味的菜肴,更吃出了團圓和快樂!
大年初一是安靜的,大人孩子基本都呆在家里。但初二又熱鬧起來了,家家忙著去拜年。我早早地起了床,爸爸媽媽也拿好禮物,準備去外婆家拜年。我們來到外婆家。門開了,我趕緊說道:“外公,外婆,新年快樂!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外公樂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感覺好像年輕了許多。外婆更是容光煥發,馬上把紅包塞進我的口袋,轉身就去抓糖果,抓瓜子,忙得團團轉。
這一整天,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房間。外公外婆也忙碌了一整天,他們雖然有些疲憊了,但心里一定是快樂的!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4
春節,是中國最喜慶的日子。不同的地方就有著不同的風俗,而我的家鄉在泉州,就讓我帶領你們,一起來看看我家鄉的風俗吧!
每當到了十二月農歷二十四的時候,我們泉州人就開始張羅著要給房子進行一番“美容”,說白了就是大掃除。我們認為這樣做可以趕走不好的事,讓自己在新的一年中順順利利,也就是“辭舊迎新”的意思。
到了二十六,就是市場最熱鬧的時刻。每家每戶都會買一些魚和肉放在冰箱里面速凍著,等待大年三十那天,一家人圍著桌子,開開心心的吃著年夜飯。當然還會買餅干,糖果,瓜子,水果……這時候孩子們看著買這些零食就會開心得手舞足蹈,我也不例外。外婆那一輩的人,就會忙著蒸“碗糕”,用一個小小的碗,然后將自己調制成糊狀的面粉倒入碗中,蒸出來后撒一點紅色的米粒在上面,那香味簡直是令我陶醉。
眼看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了,家家戶戶的飯桌上一定要出現“魚”,這是因為,在年夜飯中,吃魚的含義是“年年有魚”。大家圍著圓圓的桌子,吃著年夜飯,聊著天……飯后就是孩子們期盼了一年的時刻了,長輩們拿著提前就包好的紅包給晚輩們發紅包,晚輩們接過紅包給長輩們送上新年的祝福,然后大家一起開心的看春晚,跟著全國人民一起跨年。
隔天一大早,穿上新衣服,穿新鞋。孩子們跟著家長走門竄巷,給親戚朋友拜年,路上看到認識的人,第一句話就是互道“新年好”!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老家的春節是怎么樣的呢?
家鄉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5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過年放鞭炮,重陽節登高等。
我們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對,是春節。
過春節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倒著貼,意思是幸福來到了我們身邊。春節吃餃子。餃子是“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古人以前還會包一個錢幣在餃子里面,誰第一個吃到錢餃,誰就會在新一年中有福氣,可現代人覺得錢幣太不衛生了,就改為包糖了……
過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呢?原先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只年獸每到過年就來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獸又來吃人了,大家都跑到昆侖山。這時一位年邁的老人卻拿來紅紙做春聯,拿來稻草做鞭炮,還拿來蠟燭做燈籠,年獸一看見這些東西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年獸再也不敢到人間來了,但人們怕它再來人間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
家鄉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6
《舌尖上的中國》曾說:“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笔堑?,說的就是香腸、臘肉。這些味道是我的家鄉重慶過年時不可缺的年味兒,是記憶中家的滋味,灌香腸、熏臘肉也就自然成了重慶過年的一種儀式、一種風俗,重慶人碗里有了香腸臘肉,才叫過年!
又到了一年年尾——重慶大街小巷、村頭村尾灌香腸、熏臘肉的時候。家家戶戶陽臺上無一不用晾衣桿掛滿了臘肉香腸,看上去喜慶無比,濃濃的年味一下子就出來了。
我站在外婆、外公身邊,一邊幫忙一邊好奇地看她將新鮮豬肉絞成肉絲,加以配料調味拌勻,接著套上“腸衣”,最后均勻地分成一段段,打好結后用一根繡花針放掉多余的氣泡和空隙……和家人一起準備香腸是年味兒的開始。
灌好香腸,也不能忘記熏臘肉。飛速發展中的重慶過年年味兒最濃的,除了香腸,非臘肉莫屬。當臘肉掛起,熟悉了味道入口瞬間,那種俗世的熱鬧和煙火氣又回來了?!爸貞c的臘肉沿襲具有500多年歷史的民間加工秘方,“外婆一面用各種材料熏制,一面對我說”使臘肉從鮮肉到加工再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能讓肉就不壞?!啊迸叮杂瞄僮悠ず丸肿悠ぱ剖菫榱诉@些啊!“不錯,而且這樣還能使得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蓖馄拍托牡乩^續講到。原來一塊臘肉也有這么多學問!
經過一系列的制作,到了香腸臘肉可以擺上餐桌時,春節就正式開始了。全家人圍在一塊兒,享用這獨具一格的地方美味,滿是年味兒的濃厚氣息。
家鄉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7
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是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春節的來臨,意味著溫暖的春天即將到來;意味著里歷史將翻開嶄新的篇章;意味著我們也將長大一歲。
在中國過春節,大家都會提前準備年貨,我的家鄉也不例外。差不多在冬月的初旬,家家戶戶都開始備年貨了。大家會買許多肉,有些灌成香腸,有些則把肉腌制后掛在陽臺,經過長時間的晾曬而制成臘肉,留到過年吃。
過了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家里就開始忙了。必須進行一次大掃除,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還要準備一些糖和水果之類的年貨,用于過年時招待客人。
小年一過,除夕很快就到了。除夕在農歷十二月三十,是一年之末。在這一天,大家都要穿新衣,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貼窗花和“?!弊帧!案!弊诌€要倒著貼,意味著“福到了”!這些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福。
除夕夜吃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桌上擺滿了豐盛可口的飯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看著春晚,一邊舉杯歡慶、互送祝福。當然,還有我們小孩最喜歡的——發壓歲錢。長輩們把壓歲錢封在紅包里送給晚輩,祝福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長。
除夕一過,便是春節。大街小巷滿是火紅的炮紙,像是鋪上了紅地毯,在迎接春節的到來。而這一天,人們通常會待在家里休息。
接下來的幾天,大家會走親訪友去拜年,也會在家中接待客人。親朋好友們互送祝福,歡樂與幸福洋溢在我們的周圍。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春節的又一個高潮。這一天,人們吃元宵、賞花燈?;舾魇礁鳂印⑹置利悾械淖龀婶~,寓意“年年有余”;有的做成蓮花,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有的做成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里威武的龍,寓意“龍騰虎躍”……在里面點上燈,瞬間變得五彩繽紛,美麗極了。
元宵節一過,熱鬧的春節也將進入尾聲。大人們又開始忙碌地工作了,孩子們也要重新背上書包去上學了。
這便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溫馨和睦的節日,一個家人團聚的節日,整個大地都彌漫著幸福與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