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塵埃的作文一千字
張愛玲在給愛人的信中寫到,“見了他,她變得很低,低到塵埃里;可她心中又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這顯然是在表述愛意,引用在此,卻是為了談優雅,優雅就如一朵從塵埃里開出的花。
站在春風里,你體會的是萬物的生機勃勃,是絢爛繁復的美。但到秋天,枝枯葉落,遍地荒草,一派凄切蕭索,這似乎是不討喜的。然而,正是秋的凄切勝過了春 秋天,萬物紛紛衰落。站在高崗上,站在寒風里,站在結霜的草葉中,站在朗靜的天空下,你會忽然發現自己的渺小。渺小到不查生死,不識輪回,不見枯榮,不辨心衰,秋天使人想到死,想到生之外的深遠宇宙。一個人,懂得了生是不夠的;唯有死亡的冷雨打醒過的人,才懂得何為優雅。從秋天的塵埃里看到死,看到極處的萬物輪回,生死同一,才能不懼失去,優雅而生。
梅總是使人感到冷清。古人欣賞梅的疏,瘦,枯,喜他瓊瓊獨立,風流婀娜,林逋一生愛梅,一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傳頌百世人。人常說梅是“東風第一枝”我卻認為梅恰恰是最后一個綻放的花。他看過春的艷麗,夏的烈,在秋的岑參中醞釀,然后在冬的冷風中開放。梅的姿態是優雅的,因為他看過春夏枯榮,知道這繁華種.種終不過是過眼云煙。他從萬物的灰燼中長出來,在天地浩遠中零丁站立,傲雪凌霜,不卑不亢。他不爭艷不爭美,只潛心感受天地的遠大浩渺,低到塵埃里,再從容的綻放。
民國的女子身上常有一種優雅的氣度。她們只站著,不言語,那種歲月浸釀的優雅就刻了骨似的飄逸出來。像楊絳晚年,白衣布發,倚在墻上,笑瞇瞇的,十分優雅。她經歷過了晚年喪女之痛,痛失愛侶之苦。但他不曾被打敗,依然從容優雅地活著,像個魏晉名士,風流瀟灑。因為他從戰火和苦難中走過,心中懷有中外文化的潤澤,這使她既懂疾苦又不至喪失希望,甚至學會了從極深的黑暗里找出光來,使她不受世俗名利的誘惑,得以用一種渺小的姿態,感受天地,又如被稱作“最后的大家閨秀”的張家四姐妹,小妹張兆和流離半生,一手撫媚清新的小楷是處變不驚的從容。人脫離了名利的束縛,拋棄了華麗的冠冕,俯首塵埃里,才知草木榮衰,物我為一;才有不嗔不怒 淡定從容的姿態,才稱得上是優雅 優雅并非紳士手里的文明杖,而是永不低下的頭顱。是一種勇于脫下王冠,在塵埃里感受天地的遠大氣度。是風侵雨打之后,依舊能開出花來的風骨。是看盡繁華榮衰,人生苦短,萬物渺小之后,仍能笑對生活的從容。
關于塵埃的作文一千字篇2
艾默生說過:一個可以聆聽鳥聲的人,才真正擁有了這個世界,花語、鳥叫皆是大自然的優美饋贈,似乎對人的品質有著更深層次的考驗。別讓塵埃蒙蔽了你,心靈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好。
別讓塵埃蒙蔽了雙眼,即使冬日掩蓋了春天的明媚。一陣風吹來,花兒紛紛飄落。弟子問:“當花兒謝了,春天是不是結束了?”“當花兒謝了只是春天被冬日掩蓋了,當我們感覺到最寒冷的時候,春天或許就會回來了。”禪師告訴弟子,“那春天回來的時候會帶來什么呢?”“會帶來紅的花、綠的草、青的草、和煦的春風和明媚的陽光,帶回生機和希望。”所以,當我們一時看不到人生的春天時,要堅信,你只是一時被暫時的陰暗蒙蔽了,只要一心向陽,寒冷也能化為溫暖。禪師又指著枝頭的一棵嫩芽,問弟子:“你能否掐斷它?”弟子說當然可以,“你能掐斷整個樹的嫩芽嗎?”禪師進一步問。弟子說只要把整棵樹砍掉就好了。“但是你能掐斷整個春天嫩芽嗎?”假如你的心是一個明媚的春天,誰又能掐斷你內心希望和夢想的嫩芽呢?我深信,一直以來,花與樹的完美,是來自于它們不會有丑陋低俗的意念,因此,人如果也能清靜想法,略去塵埃,就會走向高尚完美之路。
“空將歲晚無來客,遠道情深獨見君。”楊柳岸的迎客,是那么的盈人,讓人感動與欣喜,這樣的詞句,更是讓每個讀者如同身臨其境。我們想到了王摩詰的惜別禪音,想到了李太白的孤帆遠影,想到了柳三變的曉風殘月。而我們如果心無旁騖地去單純研讀詞句,定會收獲情真意切,可如果糾結于詞句來自哪個天人共憤的奸臣嚴嵩,詞句的已經便會化為烏有。文品不能與人品劃上等號,當你看待詞句內心充滿陽光時,收獲也就會比較單純了。
只有年少時擁有年輕,是件可怕的事。塔莎奶奶為了讓“年輕”永駐,不惜花上30年光陰,在荒野上建成了美麗農莊,她守著如花的生命,把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過成童話,92歲依然美麗優雅的女人,告訴世界,精神燦爛,可以擊潰衰老,衰老只是你眼前的污點,將污點擦去,依然是美好的生活,別讓塵埃蒙蔽了你追求的心。
不管你是否愿意,生活總會催促你不停前行,我們穿過一扇又一扇人生的大門,在周而復始的起點和終點里徘徊。籬菊籠微月時,總有人行走在優雅的小徑;細雨點蓼花時,總有人哼著如淺吟默唱般的絮語;雨過初涼時,總有人徘徊在人聲鼎沸的街市。別讓塵埃蒙蔽了你的雙眼,每個人心神默默孕育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出潔白、芬芳的花朵。
信步從寂靜的花園走過,塵日的喧囂化為一份澄靜的空靈。這將是我的世界,我整裝、啟程、奔走,拭去昨日的淚水,拋掉眼前的塵埃,用一顆赤子之心,踏上未知的旅途。
關于塵埃的作文一千字篇3
您,有時候很渺小。您,有時候很偉大。您,是所有學生中的孔明燈。盡管您很渺小,但卻很偉大。
不少的時光以經流逝,回首往事。我們漸漸的長大,變得任性。可你依舊不變,站在老崗位上,盡職盡業,用你僅有的一次青春換我們美好的歲月!
老師!
在這個職業當中,雖然您是萬千當中的一個,即使很不起眼,但依舊能走入每個孩子的心田,讓心中的傷痕變成自信的階梯。引領著我們成功的走向未知的世界。您很平凡,卻很偉大!
記得是第一次月考,不怎么理想,好像還托了班級的平均分。老師您任班主任,您忙里抽閑,硬是找了點時間,把我拉到了辦公室,講了很多的道理。還送了我一本價值不菲的書。
平時視書為命的我,到了家也不懈怠。一股腦兒的扎進書中,不久就被書中的人物情節所感動,想想自己這次小挫折,又能算什么呢。慘境不及每個主人公的十分之一,努力的不足每個主人公的百分之一。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懷著好的心態,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我到了學校,您也早早的到了,坐在教室中埋著頭。我看到老師您在哪兒,很好奇,就悄悄的靠近。
由于眼睛確實有點不太好使,不知不覺的慢慢的靠近,看見熟悉的字跡,好像是我的一篇作文。又不太確定,只好再近一步。第一眼看到的是滿篇的批注,紅色的正楷字,顯得格外亮眼。
老師您也發現了我,問我書怎么樣。我滿口的答謝。最后老師您讓我看著整個文章。畢竟是自己好幾小時的心血,也格外關注最后的評語。
老師您說,文章的好壞,不在與內容,即使有美好的詞藻來修飾,沒有真情實感也是不成功的。還夸我開頭,結尾寫的不錯,尤其是中心構造,前后巧妙銜接,詳略得當。有真情實感,讓我一時半會兒愣住了,有點不敢相信這是出自于自己的筆下。
老師您見我不太相信,輕輕的用手指推了推我的額頭,笑我沒長進。
聊了一會,老師您就打了個比方,讓我現在記憶猶新,也讓我受益終身!
您說,學習就像一篇作文,一本小說。美好的開頭,轟轟烈烈的結束,讓人沉醉,讓人回味無窮!
您說,美好的開頭,是自信的風帆,因為遠行,所以要自信!激情的中心,是船槳激起的浪花,因為成就需要努力,所以充滿激情來戰勝自己!璀璨的結尾,是畫龍點睛,因為付出了無數努力,才在人生的開始添上一筆!
老師,是您讓我有了改變,擁有了自信。您雖然平凡,但卻很偉大!您是塵埃,也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