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作文反思
過年作文反思篇1
春節到了,它伴隨著凜冽的寒風來臨了。人們一改往常,不再守著溫暖的房屋,結束了“宅生活”。瞧,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就連刺骨的寒風也被感染,不再侵略房屋,拍打窗戶,還吹散空中的云彩,將太陽解放了出來。而在這隆重的節日里,買新衣,買年貨,做大餐,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我們家也不例外。
早上起來,太陽毫不吝嗇自己的光輝,將陽光成片成片的灑向大地。耳邊也充滿了來自串串鞭炮的轟鳴。隨著爸媽、姐姐去買新衣服。街道上,一輛輛汽車呼嘯而過,一掃往日的冷清。走進商店,人來人往,嘈雜的人聲和廣播聲混成一團。店內,有的在和同伴商量著衣服款式的挑選,有的在柜臺處和營業員討價還價,還有小孩在衣服架下亂竄……我們一家各挑了幾件衣服,然后在媽媽的幾番砍價下,終于,成功地贏得了降價后的衣服,跟著雄赳赳氣昂昂的媽媽走出了商場。這才發現,許多商店又重新開張了,門口掛著的燈籠,貼著的對聯,都綻放出歡慶的色彩,無一不在證明——春節到了!
時光飛逝,歡樂的下午已經結束,轉眼間,夜幕降臨,春節聯歡晚會的帷幕已經拉開,內涵豐富的小品,幽默搞笑的相聲,美輪美奐的歌舞表演,為這一年的結尾,上演了一出精妙絕倫的盛會。
突然“啪”的一聲,樓下響起了鞭炮聲,我們一家也來到樓下放鞭炮煙花。只聽一陣陣噼里啪啦聲,我感覺耳朵一陣轟鳴,只剩下鞭炮還在響,慢慢地隨著火光消失,聲音也逐漸消減,又聽“咻”的一聲,一個光點飛出,直沖云霄,等到后力已竭,這才“啪”的一聲完成了它的使命,結束了它短暫而絢麗的一生。然后又一個光點似箭一般沖出,可不再只有他一個孤單的身影,一個又一個與他一般大小的光點,升至空中,炸裂,形成一場盛大的煙花雨。
這一年結束了,但這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過年作文反思篇2
臘月二十八,我們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我不斷地催促著爸爸開快點,開快點;可走到半路,天公不作美,窗外下起了飄然大雪,爸爸也將車速降到了50邁,我的心也越發焦急起來,真想一瞬間飛到奶奶家去過年。
臘月二十九,今天晚上便是除夕之夜。我們聚在奶奶家,一起歡慶這個喜慶的夜晚。酒和飲料交織在一起,卻表達的是同一個祝福——除夕快樂!8點,我們準時打開電視,鎖定中央一臺,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頓時,笑聲飄滿了整個房間,此起彼伏。
當然,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便是正月初一早晨吃餃子了。因為奶奶家有個習俗:每年過年吃餃子,不僅要在餃子里面包個幾枚硬幣,而且還要在一個餃子里包一張百元大鈔呢!去年是被叔叔給吃去的,今年又將會花落誰家呢?我好期待啊!
餃子端上來了,我們像聽到無聲的指令一般,不約而同地開動了。我們都在拼命地吃,突然奇奇興奮地大喊一聲,嬸嬸隨即說道:“難不成這第一枚硬幣讓這小東西給吃到了?”待奇奇吐出來,我們湊過去一看:真是一元錢!頓時,一股勁涌上心頭,涌進嘴里:“我一定要吃到那一百元錢!”
不一會兒,每個人的陣地里都有了幾枚硬幣,可那一百元偏偏就沒有蹤影。爸爸不止一次地晃動盆子,連奶奶也不禁懷疑起來:難道是我老糊涂了,根本就沒包?更要命的是,我們的肚子都已快撐的吃不下了。人心渙散,看來這一百元,今年是吃不到嘍!
我已決定放棄,邊自言自語道:“再吃最后一個吧!不要那一百元了。”我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偏偏就挑了一個離自己遠的餃子。那餃子皮薄,一下被我捅破了。只聽到嬸嬸大叫道:“天哪,一百元錢!”我挑過來一看,真是一百元錢!我抬頭看著天花板,心想:“一定是我的真誠感動了上蒼,他才把這一百元錢賞給我的。肯定是!”……
過年作文反思篇3
春節印記:老家的年
又是一年春節時。
春節,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是一種特別的情懷。對于家庭來說,無論工作多忙,無論有錢沒錢,春節是一個闔家團圓的節日,不論多晚都要回家過年,帶著妻子,領著孩子,提著禮物,和爸爸聊聊工作,和媽媽嘮嘮家常,貼春聯、掛燈籠、蒸饅頭、包水餃、走親戚等,是最為盛大的節日。曾經,劉德華的一首《回家》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春節,對于親朋好友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相聚機會。大家聚在一起,噓寒問暖,交流見聞,天南海北,暢所欲言。對于故鄉來說,春節是一個游子回家的期盼,哪怕山高路遠,哪怕一票難求,游子都要回家,因為故鄉承載了太多的記憶、牽掛。記得看過一首微詩:故鄉很小,小得只能容下兩個字。簡單一句話,但韻味悠遠,寄托著游子對故鄉所有的感情。
一進臘月,年味就漸漸濃了起來。家家戶戶開始準備年貨,孩子們熱切盼望期末考試,因為寒假可是他們的天地。盼望著,盼望著,寒假終于來臨了,手里高舉著獎狀一路飛奔回家,大人們看到孩子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自然很欣慰。放假了,大街上滿是小伙伴的身影,男孩最喜歡的自然是鞭炮,奶奶早就給我倆準備好了,我和堂弟拆開包裝,逐個清點起來,總共多少個,每天可以放幾個……我倆調皮得很,放鞭專挑晚上,躲在路口的柴火垛里,見有人過來點燃扔到人家腳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逃離“犯罪現場”,結果還是被人家追上找家長。
農村大集別有一番滋味。最喜歡和弟弟纏著奶奶去趕集,我倆左右攙扶,哦,不,是綁架奶奶帶我們去玩。孩子嘛,就是喜歡熱鬧,大集上,賣煙酒糖茶的、耍雜技的、寫春聯的、菜販子的吆喝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摩肩擦踵的人群,好一派熱熱鬧鬧的景象。這時,可樂了我和弟弟,在人群中鉆來鉆去捉迷藏,急得奶奶到處找。記憶最深的就是賣鞭炮的小販競賽放鞭,嘴里還大喊:不響不要錢!當時恨不得將集上所有鞭炮都據為己有。一直到現在,鞭炮情節尚留心底,每逢春節,總拿外甥作掩護,過一把放鞭炮的癮。
我們是村里的大家族。爺爺是個老八路,另外幾個爺爺以前也都在公社里任職。父親這一代有十七個叔兄弟,受特定時代影響,除四叔在部隊、三叔在機關任職外,大都以外出打工為生。到了我們這一代,說來也巧,每年都有考取公務員、事業編、國企的,村里人都羨慕說:“大學生都出在你們家族了,祖墳冒青煙呀!”每逢春節聚會,這也是父輩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大年三十,一大早起來,姐姐和我幫媽媽和面、包藕荷、炸魚、準備上供的物品。傍晚,兩代人三十余人由爸爸帶領,端著貢品、紙錢、好酒,都會去祖墳祭拜,來跟先人們匯報、祈福,除夕傍晚這次在老家稱為“請先人”,意思是請先人們回家過年,大年初一傍晚,一行人再為先人們送行。
年夜飯最是隆重。每年都是在我家吃,二叔三叔全家悉數在場。晚宴豐盛自然不必說,最讓我期待的是另外兩件事:每年除夕,家宴上都會有一個固定的版塊:文藝表演,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爸爸拉二胡,二叔吹口琴,三叔說快板,姐姐妹妹跳舞,我和弟弟表演相聲……來拜年的人們都會說:“這活生生一個文藝世家呀!”
給長輩們敬完酒后,我們做晚輩的都迫不及待地給長輩們磕頭,當然是為盼了一年的壓歲錢啦!領完打賞,趕緊壓在枕頭底下,那時候天真地想:“真不想長大呀,那樣每年都會這么無憂無慮呢!” 不過還好,父輩們現在還保留著給我們晚輩壓歲錢的傳統。吃完飯,女士們喝茶聊天,男士們拉開桌子打撲克,守歲嘛!
大年初一拜年不可少。一家人全體出動,兵分兩路,去給村里長者拜年。那時候,我和堂弟很功利的,誰家給鞭炮就去誰家,預測誰給壓歲錢進門就磕頭,為此還鬧過笑話,人家沒準備,我倆硬是給磕頭,害得人家破費……一進大門口,我倆先去撿拾地上沒響的鞭炮,回家掰開把火藥連成一排,點燃看火龍,在煙霧彌漫中,我倆笑得前仰后合。從初二開始,就開始走親戚了,好吃的、好玩的,無盡地回味。
長大后,離開了生活十幾年的小鄉村,求學、工作,一直在外地,但每年春節都會在老家和家人一起度過,今年在外地我也有了自己的家,除夕我雖身不能到,但我相信:千里之外的牽掛和祝福,就是我回家的心路!
過年作文反思篇4
【高橋的松糕】
上海市高橋鎮的糕點品種很多,歷來有名氣。除了松糕,還有印糕、方糕、定勝糕、一捏酥、一口酥……到了過年時,高橋人卻對松糕情有獨鐘。遠離家鄉的人兒每年都想嘗一口家鄉的松糕,來回憶小時候的味道。
高橋的松糕之所以好吃,就在于制作講究。制作松糕的原料是糯米和粳米,按照三七配比,蒸出來的松糕軟糯合適;按照四六配比,則軟糯些。將配比好的糯米和粳米洗凈后,一般要浸泡一天,之后把水瀝干。捏一拳頭米,擲下去散得開,這樣的米就可以碾磨成粉了。一般的人家用石臼自己舂粉,再用竹篩篩粉。竹篩有兩三種,按喜好選擇,篩出的粉可以粗一點,也可以細一點。
舂好的粉還不能直接拿去蒸糕,需要將其倒入團箕,放入白糖,緩慢加水,攪拌均勻。水加完以后,會有干粉和濕粉。將干粉與濕粉輕輕揉搓。接著就是蒸糕前的關鍵活——測試糕粉干濕是否均勻:用手輕輕握住一團粉,使得粉能夠結成塊狀,手松開以后,塊狀物落入盆中,只要輕輕一敲就能松開還原成粉狀物,糕粉就算是干濕均勻。如果糕粉干濕不勻的話,蒸出來的松糕不但不好看,還會有一塊塊疙瘩蒸不熟。
最后將糕粉均勻倒入叫“糕蒸”的模子里,這模子大多是用白鐵皮做成的,像無蓋又無底的蒸鍋。蒸糕最重要的是蒸汽充足。大人們總在晚上蒸,緊閉門窗,不讓小孩們看。其實就是怕小孩進進出出影響蒸汽力道,使糕“傷風感冒”。為了脫模容易、糕面光潔,每蒸一次,都要用豬油將“糕蒸”內壁涂抹一遍。
蒸熟的松糕要灑上薄薄的、細細的一層糕粉,然后加入核桃仁、紅棗、黑棗,也可以加入豆沙、核桃仁、蜜餞等,最后再放入鍋里蒸二十分鐘左右即可。
松糕就制作完成了,剛出鍋的熱松糕軟糯香甜,放到春節吃,只需將冷卻的松糕切成片隔水蒸熱,即可食用,味道也是一樣可口。
過年作文反思篇5
【那人 那街 那年味】
清晨關掉鬧鐘,手機屏保“2月3日立春”這幾個字引入眼簾,劃開屏保,“農歷臘月二十二”讓我瞬間清醒,都臘月二十二了。平時極少關注到農歷日期,竟不知年味已經越來越濃了,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小時候,那些記憶里的年味。
想起那個“頭可斷,血可流,發型不能亂”的小女孩。小時候,臨近過年,家里的老人都會千叮嚀萬囑咐地交代“大年初一可不能梳頭發呀”,都說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不能破壞。每年的大年三十,媽媽早早就會幫我洗漱好,急急忙忙地帶我到街上的發廊編頭發,即使每次我和媽媽都覺得我們去得很早,但往往發廊門口已經站著一個個小女孩了。好奇的我,都會湊近去看,因為每個小女孩頭發的造型都不一樣,有像花瓣的,有像煙花的。記得我第一次去發廊編頭發,那是四歲的時候,興奮了一整天,吃完晚飯就犯困了,可為了避免睡覺,把我的新造型弄塌了,我就如打禪式地坐在床上,背靠著床頭“閉目養神”。爸爸媽媽看見了,想讓我躺著睡,可是我始終堅持不能躺,發型亂了就不好看了。長大后,每當年三十看著鄰居家的小女孩,從發廊編好頭發回來,爸爸媽媽總會拿這個事來笑話我,在父母的眼里,我也仿佛看到了那個每天都在盼望著過年的小女孩。小時候的我們,分不清農歷,只會每天詢問父母,什么時候過年?還有多少天過年?過年好呀,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去發廊編頭發、可以吃很多糖、可以拿到壓歲錢、可以放煙花、可以吃臘肉、可以……
想起那條不寬,但是充滿濃濃年味的街道。在家鄉,雖然沒有像城市街道兩旁的樹上都掛滿了燈籠,但是臨近過年,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瑯滿目的年貨,總會讓我們感覺過年啦!趕集,在家鄉話里我們常說“趕場”,最接近年三十的那個集日,我們叫它“趕年場”。每年的年場,就是我們鎮最熱鬧、最繁華的時候。早上天蒙蒙亮,街上的攤鋪都已經被各種年貨擺滿了。接著馬車、摩托車、小汽車,老人、大人、小孩,一家老小都來趕年場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時不時還會聽到“咦,好久不見,你也回來過年啦?”“新年好,新年好,你們什么時候從廣州回來的呀?”“給你拜早年啦,過幾天來我家吃飯,我還沒見到__,你見了幫我和他說,初五你們一起來我家,我們都好幾年沒見了,我們好好聚聚。”“老同學,是你呀,好久不見,來來,把你的電話號碼給我。”通訊不發達的小時候,對于很多家鄉人來說,趕年場不僅僅是采購年貨的日子,更重要的是通過趕集,可以見到許久未見的好友、同學,通過年場,讓大家有了聚會的約定,也有了重聚的喜悅。
想起大年初一可以跟隨舞獅隊伍,看一整天舞獅拜年的節目。小時候的我們,對舞獅是百看不厭,然而舞獅在我們鎮是過年特有的活動。大年初一,一聽到敲鑼打鼓的聲音,趕緊穿上新衣服,跟隨鼓聲去尋找舞獅隊伍,生怕去晚了,就不能站在最前排觀看了。主家通過放鞭炮以示歡迎,鞭炮聲停,“獅子”就會搖搖頭走進主家,向主人磕頭拜年,最精彩的當然是“獅子”向主人“討賞”紅包了,有些主家為了營造更熱鬧的氛圍,會把紅包與酒、煙用紅繩綁住,從家里的二樓吊下,想難住“獅子”。聰明的“獅子”會通過人梯的方式張開“大嘴”,“吞下”新年禮物,這時“獅子”的“眼睛”就會一眨一眨的,“晃”著腦袋,“搖”著尾巴,似乎在向主人炫耀自己的“戰利品”,這時,圍觀的人群就會鼓掌起哄,好生熱鬧。對我們中國人而言,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對于我們家鄉人而言,新年請獅子進家,就會寓意著新的一年好運滾滾,財源不斷,這是我們的心愿和祈盼。
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家鄉人積極響應國家“就地過年”政策的號召,趕年場的人將會減少,舞獅的活動也將取消,但是,我們相信,隔著手機屏幕,我們的春節也會熱熱鬧鬧的,一切美好的事物也會如期而至!
過年作文反思篇6
喝過臘八粥,年味就越來越濃了。臘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撣塵,新年的腳步更近了,蒸年糕,磨豆腐,炸圓子,做炒米糖,家家戶戶忙著置辦年貨。
炒米糖可是每家必備,條件好點的人家,還能做上花生糖、芝麻糖、花生酥,甚至是奢侈的澆切片。
入冬不久,精選粳米或者糯米,煮上滿滿一大鍋飯,先在家里晾上一兩天,然后用竹匾曬干,再細細搓碎,俗稱“曬陰米”,進進出出足足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臘月過半,糖坊師傅就忙碌起來。隔壁鄰居是一方姓兄弟,祖傳米糖手藝,張家請,李家邀,很是吃香。
做炒米糖程序繁雜。鐵鍋里放些細砂炒米,并用竹篩子篩凈。接著把糖稀倒進鍋里加熱,還加點香油,然后把砂糖倒進鍋里,邊加熱邊用鏟子在大鍋里使勁攪拌。方師傅不時用鏟子鏟起來看看糖稀的色澤、“老嫩”程度,等到糖稀熬到鏟起來成線時,糖稀也就熬好了。
接下就把炒好的炒米,快速倒進熱鍋里,跟糖稀攪拌均勻,然后把熱氣騰騰的原料鏟到正方形木頭模子里,用“滾子”在模子里使勁來回滾平,邊邊角角都要壓實壓平,快速拆下模板,“啪”的一聲,案板上赫然呈現一大塊方形米糖。
方師傅把整塊米糖快速用刀切成條狀,隨手一劃,米糖整齊劃一,均勻有序。接著麻利地切成片狀。有時我們也來幫忙切米糖,真是“看人家吃豆腐牙齒快”。刀切炒米糖,不僅是體力活,更是一門技術活。刀要快且不用說,要看準火候,用力均勻。切早了,炒米糖容易粉碎,濺得滿地都是;切遲了,炒米糖硬了,就切不動了。
此時,站在一旁的小屁孩早就等不及了,搶過兩塊碎片塞進嘴里,熱乎乎的,炒米糖有點粘牙。過一會再吃,脆脆的,嚼起來咯嘣咯嘣的響。
汪曾祺先生曾在《炒米和焦屑》中寫道:“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買了,咯咯地嚼著。”
如今,炒米糖越做越精致,花樣也越來越多,大街上、超市里,隨處可見,但找不到兒時過年吃的炒米糖了。
濃濃甘甜,甜不過當年炒米糖的味道。淡淡清香,香不過兒時過大年的滋味。
過年作文反思篇7
懷著一顆如雪般純凈的心,欣賞春節時煙花那轉瞬即逝的美麗,而煙火在如漆的夜幕上綻放瞬間是令人無限的遐想于沉思——題記
時光匆匆如流水,歲月如流不復返,人生中有許多美好而短暫的時光,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事情漸漸淡忘,但那瞬間令我記憶猶新,永遠無法忘懷。那就是—春節的雪與煙花。
早晨推開窗戶,映入眼簾的是白茫茫的一片,只覺得呈現在你眼前的是一遍白皚皚的世界,晶瑩剔透,美不勝收。
我欣喜若狂的跑下樓去,健步如飛的我不會兒來到了雪的殿堂。我仰望天空看著晶瑩剔透的世界,此時內心里洋溢著無比的喜悅之情,頓覺天地之高大,心之純凈!
我漫無目的的向前走去,腳踏在雪堆里發出娓娓動聽的聲響,極其清脆而又不失格調。此時我感受可愛的雪帶給我的樂趣,沉浸在雪的天地里。忽然被一聲滄桑的聲音穿過我的耳朵:小姑娘,新年好!有一股暖流淌進我的心田,我微笑著回應他。看著他手持笤帚掃雪的身影,我讀懂了彼時彼刻愛不是千言萬語,也不是朝朝暮暮,而是一句不經意間的話語則能給予心的慰藉。
看著那位老人漸行漸遠的背影,我恍然大悟。今天是春節呀!此時我心里百感交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下定決心不回家了。因為家里只我一人,是多么的寂寥啊!我依舊自顧自的向前走去看見房屋樓閣在雪中靜默,石墩,田坎在銀光中陶醉。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馬路如明月輕灑,樹枝如梨花綻放,綿綿的“柳絮”在空中蕩游。甜甜的“白糖”從天而降。而齷齪的垃圾房早已被雪完全所覆沒。啊!整個世界仿佛進入了龍王寶殿,整顆心似乎沉浸到水晶之中去了。
美好的事情如同白駒過隙一般,匆匆飛逝。恍惚之間,夜色已悄無聲息的籠罩著大地。抬頭仰望星空偶爾見得有煙花在空中閃過,不一會兒,只覺得天空的煙花像春天綻開的花一樣芬芳美麗,在這如墨染似的夜空里煙花在頭頂綻放瞬間人們不僅是贊嘆她能給人帶來美而且它預示著美好的開始。
春節白日時的“雪”你讓我以一顆純凈的心去審視自己,春節之夜“煙花”的綻放引發我初三面臨人生的抉擇的深思,那就讓煙花的綻放而鋪開新年伊始的道路,讓我們懷揣著青春夢想,釋放自己的激情,去挑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