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后感
“晚飯一過,火燒云就上來了。照著小孩子的臉是紅的。把大白狗變成紅色的狗了。紅公雞就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喂豬的老頭兒,往墻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匹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
這樣一幅絢爛溫暖的晚霞圖是蕭紅的《呼蘭河傳》最初打動我的地方。蕭紅的確是一位善于描寫的高手,她總是會用最簡單樸素的語言來為自己的童年“繪畫”,繪出一幅幅雖并不生動甚至有些單調但純凈、真實、自然而富有回憶的畫面。寒冷的被凍結的東北大地,蕭條的并不算熱鬧的呼蘭城,帶給居民福利帶給孩子們樂趣的泥坑子,小吃攤上的麻花、豆腐,大街上流動著的車馬牛羊;爛漫多姿的火燒云,天空中飄著的燕子、蝴蝶,菜園里結著的大黃瓜大倭瓜;祖父教的唐詩,“我”家荒涼的大院子,忠誠的大黃狗,噴香的苞米;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娘娘廟大會……
這一切的一切,不管是呼蘭河城的一街一道還是大自然的親切饋贈還是延續百年的傳統習俗,都把讀者帶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對兒時的回憶。我們在感受作者筆下呼蘭河城帶給她童年回憶的同時,也不由自主的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但都是大同小異的。不管是如作者一樣的單調平淡,還是如你我一樣的充滿趣味和歡樂,都是讓人難以忘卻的。那時的我們不富有,但我們真的很快樂。無論將來我們身處何境,年華幾何,童年都會是我們第一筆不小的精神財富。
童年固然是美好的,回憶起來也多是甜蜜的。但《呼蘭河傳》帶給讀者的遠不止這多彩的風土畫,還有它所吟唱的凄婉的歌謠。它所講述的故事稱不上曲折離奇,也更談不上優美動人,它只是娓娓道出了生活在這座小城里的幾家幾個人的生活和遭遇。但正是這些平淡無奇的小城市里人的經歷和他們的命運卻讓人沉思,發人深省。最讓我有感觸的是兩個人:老胡家的團圓媳婦和馮歪嘴子。
呼蘭河傳讀后感2
五年級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呼蘭河傳》,這本書講的是作者蕭紅小時候的故事,真情流露。雖然沒有用上各種“高大上”的詞匯,但卻那么平淡自然,引人入勝。
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間,語言通俗易懂,十分自然,十分有趣。在此書中,我認為最有趣的情景就是:“我”摘了許多玫瑰花,突發奇想就給“祖父”戴上了,正在拔草的“祖父”不知道“我”在干嘛,只說:“今年春天的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么香,二里路怕也聞得到的。”讀到這里,我也笑了。“祖父”進屋后,全家人看見都笑起來,等他自己發現時,也忍不住笑了,原來那玫瑰香不是因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緣故,而是那玫瑰花就在他自己的頭上!“祖父”想起來一回笑一回,等他剛有點兒忘記了,調皮的“我”還忍不住又提醒他:“爺爺,今年春天雨水大呀……”,“我”和“祖父”又笑了。看到這里我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覺得“祖父”很是可愛。
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胡家的小團圓媳婦,我覺得她挺可憐的。到了胡家后,沒過幾天就被打,還打得特別厲害,或許是呼蘭河城當地的看法,小團圓媳婦大方、坐得筆直、走得風快、不怕羞,是不讓人們所喜歡的,別人經常在背后議論她,罵她。胡家還讓她當眾大規模地洗澡,當眾強行扒光了她的衣服,將滾燙的熱水從頭上淋了下來,她當場就昏倒了。可大神卻說還要再洗三次,小團圓媳婦洗一次昏一次。或許胡家根本沒有把她當家人看待吧。
在《呼蘭河傳》這本書中,講述的遠遠不止這些,還有“我”在儲藏室里找到的東西,馮歪嘴子的故事……都是十分有趣的。呼蘭河城是一個平凡的小城,發生的故事都是作者童年的記憶,平凡的小城卻有不平凡的記憶,不平凡的快樂與傷痛。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
呼蘭河傳讀后感3
“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這是現代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評價。1942年,歷經坎坷的女作家蕭紅離開了人世,她出生于黑龍江省呼蘭縣,年幼生母病故,繼母與她感情淡漠,父親專職頑固,只有祖父最疼愛她。走進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似乎看到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在呼蘭河這座小城內,自由自在地玩耍,為人們的迷信感到悲哀,形形色色的人給他帶來了不同的感受。
祖父的園子是蕭紅的小天地,在那兒,自由自在地玩,沒有人會管你。讀到那兒,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畫——女孩,在園子中亂跑,植物滿園子亂長,祖父樂呵呵地看著女孩……多美的一幅風土畫呀!這不就是一個孩子所向往的生活嗎?但那座小城也不是歡樂的地方,可憐的小團圓媳婦、有二伯,都博得了作者的同情。小團圓媳婦,從一個活潑美麗的姑娘,到一個病人,到被一家人折磨死。可她的婆婆卻不認為是在折磨她而是對她好。有二伯是一個孤苦無依的老人,他三十多歲到張家做長工,六十多歲了還一貧如洗。他性格古怪,老廚子也因此奚落他,孩子們罵他、笑他,這不正是那一串串凄婉的歌謠嗎?
“呼蘭河這座小城里,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除了祖父,這座小城內已沒有什么可以讓蕭紅留戀的了。19歲的她離家出走了,在尾聲中,她寫出了對幼年自在生活的懷念,那景、那人、那情,她忘卻不了,難以忘卻,祖父和她在一起的歡樂時光,即使在她最困苦時,她也記憶猶新。
這本書讓人感受到了強烈的鄉土氣息,讓人讀后余香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