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后感2024
寫讀后感的確是一種文學創作,需要人們運用自己的語言和文學技巧來表達對作品的感受和看法。這里給大家分享平凡的世界讀后感2024,方便大家寫平凡的世界讀后感2024時參考。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2024篇1
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偉大的——題記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遙的作品,曾獲得茅盾文學獎。在中國,這是權威的大獎,是官方給予這本書的極大肯定。今年暑假,我已將《平凡的世界》閱讀完,由此感慨系之矣。
《平凡的世界》為我們描述了在改革開放初期,原西縣雙水村的倆兄弟孫少安和孫少平,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用自己的方式實現了人生價值,他們這種不服命運,敢于冒險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少平,他是整本書的線索人物,他的所見所聞所感構成了此書的框架。他,出生在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里,家就是一個破窯洞,小小的窯里擠著七口人。他總是穿哥哥的舊衣服,舊鞋子,在學校里吃著大伙都不愿意吃的丙菜。但他并沒有抱怨這個世界帶給他的不公,在莫大的打擊下,他依然可以堅定不移的懷著理想,努力地奮斗著!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在當今社會上恐怕是沒有幾個青少年能擁有!
在平凡的世界里,他可以蜷縮在任何一個有光線的地方靜下來看書,細細品味書中人物的一舉一動,可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沉浸在手機與電競游戲之中無法自拔;他可以和田曉霞一起談論文學,一起批判政治上的錯誤。而現在孩子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啊,又有哪個孩子向他們一樣如此關心國家大事呢;他可以放下讀書人的架子,為了生計去搬磚,就算手,背已經傷痕累累,也不會因此而放棄。再看看我們,一點點小挫折都能讓我們哭爹喊娘,都能讓我們叫苦不迭……而他就像一個不倒翁,被打倒千萬次,最終他仍會筆直地站起來!這難道不是平凡中的偉大嗎?這是當代青年難以做到的偉大!這也正是我敬佩他的地方。
在每一個人的少年時代里,都會有年輕氣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愿望千千萬,對自己的人生有太多太多的期許,可是,沒有人的一生是完美的。《平凡的世界》讓我明白腳踏實地的重要性,明白了平凡中的偉大,明白了在努力奮斗的同時應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有人對《平凡的世界》的范本理由是:人,對于這個浩渺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世事的變更,無非是些平凡事!
在這樣一個平凡的世界里,你會遇到挫折,坎坷,可是又怎樣呢?難道要因此一直抱怨上天的安排,亦或是放棄自己鮮活的生命嗎?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大錯特錯啊!我們要像孫少平一樣,就算出身平凡,也要一直堅定者自己的信念,滿懷著對世界,對未來的期待,勇敢地去拼搏,勇敢的面對世界的不公,勇敢地迎著上天給你帶來的苦難向前大步走。少年,就算世界平凡,你也平凡,不要怕,勇敢地拼吧,相信你會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因此,愿每一個少年都可以細品《平凡的世界》!都可以明白平凡中的偉大!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2024篇2
《平凡的世界》中所有的主人公和配角,沒有一個像愛因斯坦那種家喻戶曉的人物,說白了都是平頭小老百姓。但即使是這樣的人,也有不平凡的愛情。
青梅竹馬之愛——孫少安與田潤葉。
我們的少安和潤葉小時候天天形影不離,上學時又對準了天時與地利坐同桌直到畢業,第一次分別時被少安當作親妹妹的潤葉哭得很傷心……
時間漫長而又飛快,潤葉的父母開始逼婚,她特別自然的選擇了孫少安——他是那么的熟悉、那么英俊、那么合自己的心!于是她開始不顧一切的追求少安。太感性、太任性、太理想化、太輕率了。還好,少安是理性的、成熟的、現實的、考慮周全的。他想得很清楚,這門親事不能成。兩人的眼界、思想、家庭與階級都相差甚遠且無法互補,少安為了潤葉為了家人有意回避著潤葉一時的狂熱。寬宏大量的讀者啊,我們不要再以批判的口吻說少安不勇敢不先進不懂追求了,如果他像孫少平一樣有一個強大的哥哥保障一大家人的生活的話,他會比任何一個男人都勇敢的。
這段情開始的突然,結束的自然。
同甘共苦之愛——孫少安與賀秀蓮。
為了回避潤葉的相親,卻恰恰尋到個合適的“媳婦”,不要彩禮!還很稱心!少安表示:我很滿意。可秀蓮不一樣,她是找到了真正的“愛人”,愿一生相隨的人!秀蓮表示:終于盼到你。往后的生活,秀蓮可以說是你想到有多好秀蓮就有多好。和少安同甘共苦,硬生生把“爛包了”幾代人的光景扶持的興旺起來……
這段愛開頭很自然,結果很意外。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2024篇3
《平凡的世界》封底寫著:這是一部全景式地描寫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確實,沒料到得茅盾獎的小說語言和敘事會小小地有些做作,且所有人物不那么可信地全都圍繞主人公孫少平活著,但,我還是被打動了,被成長于中國最繁華城市的我從不知曉的,中國農村的貧困艱辛驚得目瞪口呆,更被中國農民用盡心力努力掙扎背后的不棄堅守深深震撼,是的,要了解中國農民在這幾十年風雨中的艱難多舛,了解“禮失求諸野”的讀書人可敬和自尊,大概只讀這一部就夠了。
可敬來自于孫家長子孫少安——一個天生的讀書好材料,為了家人放棄繼續求學的機會,還讓讀者心傷地辜負了好女子潤葉。總算上蒼沒讓他這無數農家子弟經歷過的無奈又悲壯的犧牲付諸東流,弟弟孫少平和懂事的妹妹蘭香都活出了他們自己想要的模樣。尤其是孫少平,他是整本書里最讓我感佩唏噓的讀書人,因為無論時事多么艱難,活著多么不易,他一直毫不猶豫地堅持做一個值得自己尊重的高貴的人。
孫少平以書作舟,劃過命運給予的重重苦難;以書為食,癡迷精神世界的遼闊高遠。從學校到建筑工地,食不果腹也好,傷痕累累也罷,從未停止的是閱讀,是對精神世界的穿上紅舞鞋般著了魔一樣的渴求。他珍惜親情的綿長,享受愛情的甜蜜,但內心認定的真正知己只能是——書。“書將他從沉重的生活中拉出來,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勞動壓得麻木不仁”,噙著淚水讀著路遙的文句,我想我能懂他——是書讓被苦難不離不棄貼身跟隨的孫少平,深深懂得,越是苦難,越需要閱讀和學習,因為只有一個人對知識了解得更博大廣闊,對遠高于荒漠般現實的人生看得更深刻透徹,他才能在更高的層面上理解自己正在經歷的苦難艱辛,甚至開始懂得如何心平氣靜地與這樣的生活共處,并在這樣的生活里修筑自己的精神家園。
忠實于內心的他,不甘于重復父輩受困于小小村莊的人生,他堅信“我遲早要搭上火車,去遠方的世界看看”;不畏懼困苦的他,勇敢闖蕩他鄉體會世界的廣大,活出自己認定的人生;內心永遠柔軟的他,即使走出很遠,心里牽記的依然是家人——不多的工資勻出最大的份額,寄妹妹支持她的人生,寄家人貼補家用。
路遙說,只要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需,即使沒有收獲的指望,也可以心平氣靜地繼續耕耘。我想說,正因為從始至終只想一絲不茍做一個高貴的人,而不是他人甚至自己可以隨意輕慢的動物,所以孫少平他們真正做到了“生如蟻”卻“美如神”。
是的,人可以平凡,人本就平凡,但即使是像螻蟻一般活在俗世凡塵中的人們,依然可以活出神一般的美麗,只要心里從未動搖過對清潔、高貴的堅守。
是的,不是如蘇秦成功合縱六國,讓曾經的貧寒士子能到達六國拜相的輝煌頂峰,不是如張儀機巧“發明”連橫,讓前度的落魄才人能贏到秦國首任相國的空前榮耀,真的不是這種,只要有官做能富貴,懸梁刺股、朝秦暮楚、賣友求榮……都可以無妨的人生,這真的不是讀書人應有的人生。讀書人的人生,應該是:能對著炙手可熱的暴發戶梁惠王直言“昏君亂相”;能對著楚威王說客權勢利誘“持竿不顧”,連回一次頭亦是無暇。是的,就是如莊子般不愿“留骨而貴”,只愿“曳尾涂中”的,寧愿困于窘迫現實,要靠實實在在釣到的魚果腹,也不學姜太公般用直鉤釣魚實為調上文王的,放下了精神高貴的權欲熏心。
“慎獨”很難,因為是沒有人見證和欣賞的自律,孫少平的追求,就是他自主的選擇和可敬的精神自律。雖然小說中多少有過于完美而致無暇的“主角光環”,但在小說物質匱乏到極致、今天的現實精神庸常到可怕的,虛構和非虛構的世界里,孫少平對內心的堅守是那樣難能可貴,他守護的是清朗如月色的讀書人精神的高貴。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2024篇4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平凡的世界》——這是我迄今為止讀過最長的一部小說,也是最認真看的一本小說。“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這群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讀完這本書后人的靈魂也許得以凈化,也許還會改變你現在的很多想法。《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并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盡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盡管社會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后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盡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撐點。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們叫好的漂亮事。
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后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欲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盡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當我費力的捧起它打開第一頁時,就被一個雨雪描寫的場面吸引住了:“……細朦朦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雪花,正紛紛淋淋的飄灑著……”我喜歡景物描寫,給人美的享受,這可能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過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節變化,相同的季節不同的手法描寫,讓我大覽宏圖。在這摘抄了幾段,供大家欣賞:……人們驚異地發現,街頭和河岸邊的柳樹不知不覺到抽出綠絲;桃杏樹的枝頭也已經綴滿了粉紅的花蕾。如果留心細看,那向陽坡的枯草間,已經冒住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時,還有寫別的樹枝條也開始泛出鮮亮的活色,鼓起了青青的苞蕾,像剛開始發育的姑娘一樣令人悅目。……遠遠近近的山巒,縱橫交錯的溝壑和川道,綠色已經開始漸漸濃重起來。玉米、高粱、谷子、向日葵……大部分的高桿作物都已經長了大半截。豆類作物在紛紛開花:雪白的黃豆花,金黃的蔓豆花……在綠叢中開得耀眼奪目。隨著歲月的流逝,街頭的樹葉在秋風中枯黃了。黃原城周圍的山野,也在不知不覺被大片的黃色所覆蓋。古塔山上,有些樹葉被秋霜染成深紅,如同燃燒起一堆堆大火。
天格外高遠而深邃,云彩像新棉一般潔白,黃源河不僅樟賽,而且變得清澈如鏡,映照出兩岸的山色秋光。這季節,寒冬的山野顯得荒涼而又寂寞。山上或溝道,赤裸裸地再也沒有什么遮蓋。黃土地凍得像石板一樣堅硬,遠初的山坡上,偶爾有一攏高粱桿,被風吹得零零亂亂鋪在地上。山野和河邊的樹木全部掉光了葉子,在寒風中孤零零地站立著,植物的種子深埋在土地里作者悠長的冬日夢。地面上,一群群的烏鴉非來飛去,尋覓遺漏的顆粒,“呱呱”的叫聲里充滿了凄涼。陶醉在這些美麗的描寫中,我漸漸進入了人物的角色。書中講述了改革開放前后中國天翻地覆的變化,一些普通的人在歷史轉換中所演繹的平凡的故事。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孫家兩兄弟。哥哥孫少安,性情樸實忠厚,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腦袋靈活開花,是改革的前驅者和先鋒者,勇于進取,敢于開拓,歷經重重磨難,克服種種困難,最后終于走向成功;在上學時就受盡苦難的弟弟孫少平,知識豐富,視野開闊,不甘淪落于農村,在艱苦非人的包攬活中煉就了吃苦耐勞的倔強精神,最終在煤炭事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的性格各有差異,但有一個共同的優點,那就是出自農村的兄弟倆都有一顆溫柔善良的心,雖然出自貧寒的家庭,但正是這貧寒造就了他們的成熟和堅強。人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不要嫌棄貧窮,應該把它當作一種財富,“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只有經過苦難的磨礪,才能取得成就,這將給我們以后人生道路上帶來很大的益處。書中穿插了各種交錯復雜的愛情故事:少安的淳樸的農村愛情;少平的浪漫愛情;田潤葉的曲折愛情;金波的草原戀歌愛情;田潤生的超凡脫俗的愛情;真是包羅萬象,各有特色,每一個故事都是那么感人和心動。最讓我感動的是潤葉和李向前的感人肺腑的愛情經歷:陰差陽錯潤葉和她不愛的李向前完了婚,婚后關系不和,兩地分居,但當李向前因得不到潤葉的愛而酗酒出車禍鋸掉一條腿時,潤葉再也不能無動于衷了,她毅然負起了妻子的責任,去醫院侍奉他,照顧他,他們的愛情從這開始開花結果了。這是一種什么愛情?
我們不難想象,這是一種偉大高尚的愛情,李向前雖然失去了一條腿,但他終于得到了真愛,我們怎能不為之感動和欽佩呢?最讓我賞識的是,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么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的與思考,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感嘆,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用永恒的痛苦,沒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么平展,有時又是那么曲折。命運總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并不都是歡樂。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小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繼續繁衍和發展,直到遙遠的未來。可是生命對于我們來說有是那么的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將會走向自己的終點。
死亡這是偉人和凡人共同的最后歸宿。熱情的濤人高唱生命的戀歌,而冷靜的哲學家卻說:死亡是自然法則的勝利。我們承認偉人在歷史進程中的貢獻。可人類生活的大廈從本質上說,是有多數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偉人們常常企圖用紀念碑或紀念堂來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萬古常青的卻是普通人的無名紀念碑——生生不息的人類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樹常青。這就是我們對一個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夠做的祭文。讀了這些哲理性的語言,我心胸豁然開朗,所有對生活的迷惑和不解,都在這找到了答案,使我更深一層懂得了生活的真諦,過去曾經為自己不公的命運而怨天憂人,為自己悲慘的遭遇而傷痛,這些人生哲理讓我醒悟,給了我迷津,這是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的體會。我們都是平凡人,但我們不能因為平凡而不去生活,我們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戰,努力的進取,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
那我們怎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和磨難,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微笑生活,戰勝自己,在快樂中度過每一天,現實中的張海迪和吏鐵生不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榜樣嗎?他們身殘而志不殘,勇敢的和病魔做斗爭,在逆境中抗掙,其堅韌剛毅的性格永遠鼓勵著我們下一代。我花了將近兩個月看完這本書,但比起路遙的六年準備和寫作時間,那是微不足道的,我再也不能用受益匪淺來總結我的感受,其中的收獲無法用一個恰當的詞語來表達。我非常敬佩和崇拜作家路遙,他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了,但他留下的著作永遠在人世間流芳千古,《平凡的世界》永遠是矛盾文學獎作品上一顆璀璨的瑰星。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2024篇5
第一次接觸到這本名叫《平凡的世界》時,恰逢初三,在這個沖刺緊張階段,是它給予我稍許的平和與鼓勵。再一次接觸它時,正值高二,或許我與它當真有緣。由當初的懵懂再到如今的萬千感慨,其中感受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老友見面的久別重逢,讓我思緒萬千。
再次翻開書頁,熟悉的字眼躍入眼里。《平凡的世界》里每一位人物都讓我難以忘記。勤奮刻苦、善良樸實而又堅定的孫少平;亦或是為養家糊口而四處奔走的孫少安;美麗善良的田曉霞、勤勞能干的秀蓮……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那么的有血有肉,有情有義,讓我驚嘆著,也喜愛著。
雖然孫少平出生在荒涼而貧瘠的黃土高原窮人家,但他并沒有被生活的挫折和困難打倒,為不拖累家里,高中畢業便拿著一席被子外出謀生,做過礦工,也做過挖煤工,孫少平亦沒有放棄過讀書的習慣,雖生處逆境,卻不放棄學習。反觀我們當今,如此良好的學習條件與環境,我們更不應該向學習說“不”。出生平凡,孫少平卻沒有放棄自我,敢于超越自我,這便是我所欣賞的。
如果說孫少平是因貧窮而外出謀生,那么孫少安與秀蓮則是因為責任而失去精彩人生。一貧如洗的家庭,嗷嗷待哺的娃娃,這一切都讓孫少安早出晚歸,只為求得溫飽。為致富,孫少安干起了制瓦廠,盡管過程挫折不斷,受人白眼,但他終究成就了自我,走上小康生活。可以說,是生活的貧困造就了孫少安,有時候貧窮和平凡的腳步也可以走完偉大的路程。但至少孫少安是幸福的,因為有一路支持他的好妻子秀蓮,而郝紅梅與田潤生這對苦鴛鴦,彼此相愛卻很難走到一起。一句承諾便讓郝紅梅癡守一年,盡管受盡了同村男人的欺凌與唾罵,她也只是默默地等田潤生與她相守,最終田潤生回來了。這一刻,我相信郝紅梅是快樂的,因為上天終究還是給予她愛,讓她不再孤單。
他們都經歷過生活的磨難,都曾遭遇過命運的不公,但他們都沒有放棄希望,頑強而又堅強的活著。雖然沒有榮華富貴,沒有家纏萬貫,他們亦滿足于當下的生活,只因為是生活成就了他們。而孫少平在經歷過田曉霞的生死之后還能對生活充滿愛,充滿希望,是因為田曉霞給予他愛情的甜美滋潤,讓他終其一生都難以忘懷。這群年輕人成長的磨礪及他們純真動人的情感體悟,至今依舊深深地感動著我,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是他們讓我知道世上還有這么純真的愛。
是啊,人生難再得。或許我們都如同孫少平一般出生于普通家庭,無法選擇出生,也無法選擇父母,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平凡。總有一些事、一些人是值得我們為之奮斗、拼搏的,縱使粉身碎骨亦無怨無悔。如果沒有生活的磨難與挫折來磨練自己,何來精彩之說。我們應當感謝平凡,是它,讓我們那么的與眾不同。一曲樸樹的《平凡之路》唱盡人生百態,唱不盡的是我們永不放棄的心,“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絕望著,也渴望著,也哭也笑,平凡著。”
傳說終究是傳說,真愛大多都是平凡的,因為平凡,所以偉大。生活畢竟不是小說,不是泡沫劇,沒有那么多的浪漫與驚喜,更多的是心心相印。繁華歷盡,方知平凡是真,回首滄桑,只想平淡如水。我們應當學會欣賞平凡,感謝平凡,沒有它,就不會有凌寒獨自開的臘梅、傲霜秋風的菊花、雪上之巔的雪蓮。我們平凡卻不平庸,有夢想也渴望著精彩,一顆不甘平凡的心讓我們敢于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