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內容
寫讀后感可以記錄下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這些感受和想法可以成為自己思考和創作的素材。優秀的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內容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內容篇1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小說。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這本書給了我深深的感觸。我被孫少安、孫少平兄弟倆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的感動,同時它讓我對生活與苦難有了更深的認識。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里,路遙給我們描述的世界,是與現在喧囂的城市截然不同的一個世界。黃土高原,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樸素勤勞的炎黃兒女。雙水村的人們雖然貧窮,但他們卻不失落。面對生活,他們踏踏實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努力拼搏,過好自己的光景。面對苦難,他們從不抱怨,自強不息,堅定信念。
生活很多時候由不得我們自己選擇,我們也是身不由己。當我們窮困潦倒時,想去買一件你心儀的物品,卻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去支付,還被別人鄙視;當父母老去,疾病纏身,我們卻無力改變;當我們困于無助中,大聲吶喊,卻無人回應。那時,我們就知道為什么要拼搏?為什么要去努力?為什么要堅強?
只有承受過后,才能變得更堅強,擦干淚水,找準方向,一步一步奔向自己的夢想。
生命對于我們來說那么的短暫,再不努力就老了。我們只有不斷努力、不停的拼搏,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當下,朝著我們的目標出發,努力過,至少我們不會后悔。勇敢面對人生的每一次經歷,_,砥礪前行。當我們回頭看看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的有意義,才有勇氣說不枉此行。
我們都生活中平凡的路人甲,和生活斗爭,和命運抗爭,最終變得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內容篇2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有著唯一的經歷,唯一的人生,沒有人可以模仿,更沒有人可以取代,在平凡的世界里過著平凡的生活,可是我們卻應該有屬于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并非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作者筆下一連串的生動的人物形象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的人,具有典型的時代人物代表性,可是,我們卻從他們身上看到那么多隱形的光芒,是從心靈最深處輕喚出來的感動和共鳴,無需太多的修飾和表白,在細細的品讀和慢慢的體會中,一種強勁的力量在心中慢慢積蓄起來,你我都是平凡的人,可是若能闖出自己心不平凡的定義,那就是不平凡,換言之,那就是一種偉大。
少平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人物形象,在他身上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苦難和奮斗,平凡與偉大,他的路是他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走出來的,沒有得到上天的特別眷顧,沒有得到機遇的特別青睞,而這也正是生活本身的特點。一步登天的機遇在現實生活中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數人的生活在別人眼中總是歸于平淡,更或者是幸福的,可是個中的酸甜苦辣卻僅為冷暖自知。
幸福總在山的那一邊,在這樣的生活中,我們要面對的艱辛與挑戰又何嘗不是自己去面對?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心中的那份堅持,只要心中有所想,行動就不會遲緩,積極的去努力去拼搏,沒有目的的生活是可怕的,沒有理想的目的的生活更是索然無味的,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就在于一種堅持,在于一種不茍同宿命的安排,是對生活的一種抗爭。
少平選擇的道路我們也許不會真正的走過,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又有多少條與之類似的路啊,面對著它們,我們惶恐,我們束手無策,甚至覺得邁不開第一步……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沒有甘于平凡的勇氣和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的決心與信心!而少平卻做到了,在面臨命運的抉擇時,他并沒有好高騖遠,他憧憬著自己的美好未來,但卻是實實在在,一步步用雙手編織著自己美好的夢。
少平的未來是否真如我們所預想的那樣美好,作者沒有講,我們也無從知曉,可是有一點卻是不容置疑的,少平的奮斗與努力自會將他帶到一個高度,讓我們仰望著他,崇拜著他。而我們也應該循著少平選擇的那條路,堅定不移的走好我們自己腳下的路,不要怕平凡,不要怕卑微,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更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這就是少平,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更是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求學少年,有人說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如果真的可以這樣說,少平,讓我們看到生活中充滿無奈而艱險挑戰的同時,更讓我們看到農村孩子面對生活的上進態度和面對人生尋求可貴的尊嚴的拼搏!
文中還有一個人也深深感染了我,她就是少平的女朋友,田曉霞。
曉霞是一個陽光般的女孩,讓人感受到她的熱情與活力,她的出現給少平的生活增添了更加豐富的內容。上學時,少平便與她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她給少平提供了很多書籍,幫助少平關注著外部的世界,給少平源源不斷的鼓勵和信心。后來少平到煤礦工作以后,她又用她的愛支撐著少平,是少平最有力的精神支柱。少平的生活中不能沒有她,她就是少平艱難的生活中最燦爛的陽光。她的善良和她的熱情就這樣溫暖著少平,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
然而曉霞卻只是少平的一個夢,一個那么甜蜜美好的夢,她的犧牲讓我心痛,讓我惋惜,我憤命運為何如此的不公,為什么要給她這樣的安排,讓一個如花般身邊處處洋溢著熱情的女孩就這樣凋謝。這樣的生活未免太不仁義。盡管她的大義之舉讓我感動,讓我看到一個女孩對于生命更高的認識和追求,可是這樣的結局也未免太殘酷,讓人無法接受,我為少平感到心痛,她的命運的安排讓我對這樣的生活感到不滿,盡管這只是一本小說,只是一個虛擬的故事,可是為什么要這樣,為什么會這樣不圓滿,我們的生活是注定要充滿了悲劇的嗎?然而,還是有另外一個聲音細細的對我說,不為什么,因為這就是生活。生活給所給予的一切是沒有為什么的,你只能無條件的接受,去面對它,去適應它。我們所有的抗爭都只是一種相對的抗爭,是在命運給了我們一種狀態之下的抗爭,面對生活,我們別無選擇,除了接受。
當然這本書給我的啟發還有很多,讓我真正了解到農村七八十年代人的生活,也是我們的父輩們最最真實的生活寫照,字里行間流露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農民,對土地,對親情、友情、愛情的深厚的愛,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平凡人的奮斗歷程,每一個奮斗的人都讓我們感動,都值得我們敬畏。
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是偉大的,我們在努力奮斗的同時也要保持一顆平凡的心,因為超越自我的平凡,那就是一種偉大。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內容篇3
一日瞥見電視上在播放《平凡的世界》,便抽出時間拜讀了路遙先生的這部經典之作。
當我終于把這部小說看完的時候,心里有一種說不出和道不明的滋味,是被路遙先生的精美的文字吸引了?是被小說里的故事和人物所感動了?還是為了自己在不幸的命運中堅強的面對生活而感到一絲欣慰?我也說不清,總之,這部小說給我的感動太深,太深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促人上進,是我對《平凡的世界》最深刻的體會。盡管它的結局也只以“平凡”二字告終,我想人生本來就是如此,在平凡的世界上,活出不平凡的,驚天動地的自我,在超越自我的精神突圍中,去實現人生的價值。
在這部小說里,所有人物中,我最佩服最欣賞的就是孫少平。少平的生活很痛苦,這在別人看來不可思議的痛苦,他卻一直在默默地承受著。苦難之于人生,是幸運的還是悲慘的,也許會給另外的人帶來不敢想象的命運,但是最后他把這種苦難轉逛成一種心靈的財富。雖然最終選擇在煤礦工作,他覺得那就是他體現人生價值的載體。少平也是一個極為普通、極為平凡的人,而他的`思想和精神又是那么的超凡脫俗。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常常會感到世態炎涼,物是人非。所以,在當今社會,我們太需要孫少平這種甘于平凡而又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里,想要那最簡單的平凡卻沒有那么簡單,有的人因為金錢、名利、地位而不安于平凡,有的人因為自身的不努力或是墮落而淪為平庸。平凡是一種態度,一種懂得知足的態度,因為懂得享受當下的幸福,他們收獲著人生的歡樂,這是一種那些不安于平凡的人苦苦追尋而不得的歡樂,也是那些平庸的人無力追求的歡樂。透過《平凡的世界》,我窺見了那個特定時代的人間百態,也思考著我生活的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的我。我情愿或是我希望我在這平凡的世界里可以做一個平凡的人,擁有那最平凡的幸福。《平凡的世界》,平凡的我們!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內容篇4
翻開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我的心沒有像跟隨保爾戰斗那樣熱血沸騰,也沒有像陪伴簡愛度過幸福生活那般愉快,也沒有見證于連被判處死刑那般沉痛,只是平靜地看完這黃土高原上的平凡故事,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13歲,本該是個無憂無慮,朝氣蓬勃的年紀。孫少安卻已拿起沉重的馬鞭,毫無怨言地拖著家庭這輛破舊的馬車緩慢向前。他失去了與潤葉真摯的愛情,用更多的時間守護家人。他不甘平凡,在妻子的支持下開了一個小磚廠,二人勤勤懇懇,對未來充滿希望,哪怕面對磚廠倒閉的挫折,他依然奮勇向前,依然心如砥柱,依然腳踏實地,想方設法振作起來,那如今的我們,又是否能像他一樣面對困境依然充滿希望呢?
孫少平因自己家境貧寒,陷入了長時間的自卑,可他的內心也在變得自信、堅強。雖然高中后只能在家勞動,但他不愿庸庸碌碌度過一生,就像書中說的那樣他也許一輩子就是個普通人,但他要做個不平庸的人。哪怕如牛馬一般生活,他仍對美好生活和愛情充滿憧憬與希望,而他與田曉霞之間甜美的愛情使他的青春出現了云霞般絢麗的光彩。曉霞的意外身亡,將他美好的夢境全部撕碎。即使如此,明天仍是新的一天,依然擁抱屬于他的平凡的世界。如今的我們,又能否用平常的心面對打擊呢?
人生沒有如果,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于時代,但我們的命運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控。如果命運是水,那我們就是鮮花,沒有水的澆灌,花最終會枯萎,沒有命運的沖刷,就沒有人生的芳香。如果命運是艘航船,那我們就是船舵,沒有船舵,船最終會不知飄向何方,我們應該掌握自己的方向,乘風破浪,探索生活的真諦。
也許我們在工作、愛情、生活等方方面面偶遇不順,甚至獨自一人偷偷哭泣,但不可放棄,擦干眼淚,等待風雨結束后那輪絢麗的彩虹;也許命運對我們十分不公,但不該自怨自艾,咬緊牙關,沖破縛住我們命運的枷鎖;也許我們只是個平凡的人,但不能自卑,尋找獨屬于自己的那片風景。
他上了二級平臺,沿著鐵路線急速的向東走去。他遠遠地看見,頭上包著紅紗巾的惠英,胸前飄著紅領巾的明明,以及脖項里響著銅鈴鐺的小狗,正向他飛奔而來愿我們都能不懼平凡,擁抱屬于我們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內容篇5
他們是生活在黃原的平凡百姓,在這里一個平凡的世界中,他們每天都在經歷著生活的不平凡。《平凡的世界》,從黃原上的平民百姓寫起,用他們的故事來反映的那個時代的不平凡。
讀了《平凡的世界》的這三部書后,我對書中的某些人物所經歷的事情有很深的感觸,并且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如果那個時代也落實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在這些人物身上發生的悲劇,是否就不會發生了呢?
自由平等
孫少安和田潤葉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們兩小時候是特別好的玩伴。當前田潤葉在學校受欺負時,孫少安總是二話不說的沖出去保護潤葉,而在孫少安的褲子破了洞時,又是田潤葉用自己的笨拙雙手一針一線縫好的,由此可見,他們的友情之深厚。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也慢慢的長大。后來因為家庭環境的差異,家境較好的田潤葉能夠到縣城讀書,而孫少安卻因為家境貧寒,只好留在鄉下工作,賺錢供弟弟孫少平和和妹妹蘭香上學。這樣一來,倆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就有了明顯區別,差距也進一步拉大這也是導致兩人愛情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田潤葉喜歡孫少安,而孫少安也是喜歡田潤葉的,從他看到潤葉情書時的內心的雀躍可以看出。而在那個時代他們的愛情注定只會是一個悲劇,潤葉受過的教育較開放,她可以為了愛情不顧一切,而孫少安,不可以在他身后還有一個大家庭需要他,在種種困難的迫使下孫少安最終娶了賀秀蓮,而他和潤葉的愛情最終也以悲劇結尾。
如果當時的社會宣揚自由平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當時潤葉與少安之間就沒有社會地位的高低可言,他們之間就會是平等的,他們就可以追求自由的愛情,從而有一個幸福美滿的結局。也有此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引導社會走向正氣之風。
友善
談完孫少安與田潤葉的愛情,下面就討論孫少平年輕時的一些經歷吧。
孫少平在上學時期就遭遇了不少麻煩,在上學時期,他因為家庭貧困和不太合群的原因在班上并沒有什么朋友,唯一能說的上話的朋友就是郝紅梅了,而孫少平對同屬于貧困環境的郝紅梅蠻好感的,甚至可以稱為喜歡,因為都在領西C套餐的黑饃饃,所以他們倆經常在一起領餐,后來便開始一起談書了,孫少平經常把自己的糧票夾在書中給郝紅梅,在這種貧窮的生活中,在這種貧困的生活中,他們便像兩個底層人民互相在對方身上尋找一些安慰。然而后來郝紅梅卻和顧養民走到了一起,我相信孫少平的內心是苦的,但他卻用了一種友善的態度來看待這一切,包容著生活帶給他的不公。
而跛腳的侯玉英班長在最初也并不待見孫少平,甚至偶爾會刁弄他。而在遭遇洪水時,孫少平卻奮不顧身地去救了她,如果不是他內心的善良和心存友善,他又怎會不計前嫌救了她?
愛國敬業
在愛國敬業方面,不得不提的兩個人是田福堂和田曉霞。
首先談談老一輩革命家田福堂吧。他作為一位公社干部,為這兒的百姓鞠躬盡瘁,他始終站在百姓的立場上想問題,為這個縣的發展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這是他愛國敬業精神的完美體現。
田曉霞與孫少平之間的愛情故事令人感慨萬分,而就在他們約定相見的前一天,她就為了去報導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而離開。為了工作,她將萬般重要的私事延期,可見她非一般的敬業精神。而在最后,她也因為要救洪水中的小孩而不幸身亡,這是一個令人揪心的結局。
這部小說中平凡而樸素的故事,牽動著每一位讀者的心腸,他們的生活,仍在繼續……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內容篇6
大抵是因為緣分吧,一次機遇巧合讓我走進了路遙筆下那平凡的世界。卻又是因為這樣一個平凡的世界,讓我感受到其中的不平凡。
沒有蕩氣回腸的情節,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場面,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一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們,在那個年代、那個環境,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苦難與拼搏、平凡與不甘。讓我們看到在這個平凡的世界里一個個平凡的小人物那努力堅持、不甘貧困的奮斗。
書中一個重要人物是孫少平,一個對貧窮和苦難有著深刻理解、又對美好的精神世界極力追求的人。他風華正茂,血氣方剛,卻又在極度饑餓與貧困的條件下苦苦掙扎。他們的貧困并不是我們所能夠理解的,為了讓妹妹蘭香上學,為了給家里蓋一個新窯,為了給哥哥孫少安娶媳婦,為了給家人看病,他所經歷的痛苦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暗無天日的曠工環境下,他仍然堅持著自己最初的夢想,在毫無希望的攬工生活中,他仍然堅持看書讀報。或許甘于平庸安于現狀才是平凡,但是生于平凡卻不甘平凡的人總是不平凡的。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也沒有誰是一出生就是足夠強大的,我們都是在不斷妥協、掙扎中成長。但是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孫少平骨子里那份農村人的善良和樸實、那份對于理想執著的追求和那份對外面世界的向往始終是令我深深敬佩的。
孫少安是孫少平的哥哥,一個出生平凡卻帶領村子里的人們脫貧致富的普通農民,為了讓弟弟妹妹能夠上學,不得不在十幾歲的時候挑起家里的重擔。吃不起白面饃,上不起學,甚至連和田潤葉的愛情都不被看好,孫少安有的只是那片土地和他的一腔孤勇。孫少安有著對美好愛情的向往,他愛田潤葉。田潤葉善良、溫柔,對愛情執著,她也深深地愛著有責任感的孫少安。但是那個時代的貧困差距好像就注定了要釀造成愛而不得的悲劇。我永遠也忘不了孫少安在去相親的前一天自己跑到地里失聲痛哭,我也忘不了孫少安為了追田潤葉去縣城的那趟公交車而發瘋奔跑最后跌倒,以及他對父親說的那句“我不想讓潤葉跟著我受苦”。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許真的存在這樣一種愛情,哪怕最后兩個人沒有走到一起,只要彼此好好的就已經很滿足了。看到這里,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或許孫少安的放得下只是來自小人物的無奈與妥協罷了。
在《平凡的世界》簡單的字里行間,我們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辛苦和努力奮斗;我們看到那個時代的小人物對于美好愛情的向往,對于幸福的追求。他們擁有自己對于理想獨特的追求以及希望改變自己命運的那份堅定。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渴望實現自己的理想,哪怕無數次碰壁,無數次掙扎,但來自于心底的那份對于追求美好追求夢想的堅定,卻從沒有離開過。
我們是幸福的,沒有太多苦難,也不會過上當時那種吃不上飯的日子,但是我們的生活依舊是平凡的。生活依舊是潮漲潮落,依舊車水馬龍,依舊生老病死,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平凡的生活方式。像書中說的那樣“即使沒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潔”。在這個平凡的世界里,讓我們一起奮斗,一起擁抱平凡的生活,一起聆聽平凡的世界中那些不平凡之處。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內容篇7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從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國近10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遷;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在這里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不忍釋卷。
橋段欣賞
曉霞發現少平在工地的住宿環境后,偷偷的給少平收拾了屋子,換了被褥,并寫下紙條:“不要見怪,不要見外,田。”
曉霞在被洪水淹沒的時候,最后在眼前出現的是少平向她伸出的雙手。
“他現在認識到。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應當按照普通人的條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當然,普通不等于庸俗。他也許一輩子就是個普通人,但他要做一個不平庸的人。在許許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應該表現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來。”
經典語錄
1)人處在一種默默奮斗的狀態,精神就會從瑣碎生活中得到升華。
2)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些人的認識超出了一般的水平線。這種認識當然出自這些人非同一般的生活經歷,而不在于讀了多少偉人們“生活指南”書。
3)因為你痛苦。就說明你對生活還抱有希望。是的,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人與社會,一切斗爭的總結局也許都是中庸而已。與其認真,不如隨便,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錢就尋一醉,無錢就尋一睡;與過無爭,隨遇而安……
心得體會
這里的人相親相愛,這里的領導心系萬民,這里的愛情超越世俗偏見。開始我認為這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可是讀完才發現原來是超現實,它源自于生活,同時高于生活。
書中的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他們的影子。他們痛苦卑微的生活著,經歷過內心矛盾掙扎,最終以一顆堅定而向善的心面對生活。
這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壞人,他們或有殘缺、貪婪、卑鄙、。然而他們并不真正邪 惡。
路遙的眼睛始終發現著人類善的一面,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當讀到那句:“不要見怪,不要見外。”的時候,世界美好得天旋地轉。一句平實而簡單的問候,將人性的光輝推向極致……
這本“平凡的世界”貫穿了1975年到1985年十年間社會歷史的動蕩變遷,并成功刻畫了在此歷史過程中各個人物的變化和人與人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田,孫2家,包括金家錯綜復雜的關系,就不再是單純的深究一段時期內人的生活狀態,也在某種層面上再現了文 革時候人們的原貌,表現了普通人在時代變遷和苦難歷程中昂揚不屈的生命力,還囊括了平凡的人的愛情,友情……
《平凡的世界》雖說是一部農村題材的小說,而且發生在那樣特殊年代、發生在我們父輩的年代,但這部小說卻給各個年齡段的人一種很強烈的共鳴感。無論是對親情的認知,對友情的理解以及對愛情的感悟,即使我們離那個年代已經久遠,即使我們身處優越的城市,但這種對于人生的思考卻緊緊牽動著我們的末梢神經。這種共鳴感也正是讓我們讀罷書后一直在思考些什么的原因。
這本書的主題是奮斗。奮斗這兩個字太重要了,讀完這本書,你會多了很多正能量。或許是現在的小說動不動就是校園暴力啊社會黑暗面啊。所以這本書,就像是冬日里的一縷陽光,默默催動著你。我覺得這書逼那些所謂的心靈雞湯強多了,它沒有那些陳腔濫調,只是無聲的激勵著自己。因此,就如同“平凡的世界”的奮斗精神,在復雜的現實社會中我們要活下就得抗爭,那就意味著不斷地挑戰苦難,那我們才能進取才能活著。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內容篇8
總有一本書,會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百讀不厭;總有一些人,雖然平凡,卻有一顆勇于挖掘自身價值的心。這種人,會讓人油然而生敬意,路遙所著的《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孫少平就是這樣的人。
《平凡的世界》主要講了孫少平一生的坎坷經歷。1975年初,孫少平到原西縣高中讀書,為人上進,與田曉霞建立了友情。1982年孫少平在一次事故中為救徒弟受了傷,田曉霞為救洪水中的孩子而失去了生命,孫少平痛不欲生,感到“天崩地裂”,陷入了極度的絕望之中。但最終他沒有被這些不幸摧垮,從醫院出來后,他又帶著心中的夢想回到了礦山,繼續他的工作。
這本小說以黃土高原雙水村村民的命運為中心,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在愛情與勞動,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變革沖突中,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道路。
在我眼中,孫少平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有平凡的出身,平凡的家庭,平凡的人生,但他有一顆不平凡的心,不平凡的品質。這些平凡與不平凡的組合,就成了一個令人敬佩的個體。他是一個勇于奮斗,一個有夢想的人。她能在當時舊的思想與行為方式中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觀念,這的確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有在困境中勇于奮斗,保留夢想,才會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我在《平凡的世界》中悟出了“不一樣的平凡”,希望能給喜歡此書的人帶來新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