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必背基礎知識點
(1)儺:原始時代,出現了帶有巫術色彩的儀式活動被后人稱為“儺”;先秦時代,儺逐漸成為國家祭祀和禮儀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漢代和唐代,儺儀還很盛行?!皟笔俏覈罟爬系膽騽≡搭^之一。
(2)南戲:宋代,出現了娛樂場所——瓦舍。兩宋之際,在浙江的溫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帶,流行一種戲劇形式,人們稱之為南戲。
(3)雜劇:元代,北方地區興起了一種戲曲形式——雜劇。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的成熟。元雜劇作者人才濟濟,出現了“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
(4)京?。呵宄∥迨迥?1790),為慶祝乾隆皇帝八十壽辰,流行于安徽一帶的徽戲劇團——三慶班,由高朗亭率領到京城獻藝?;瞻噙M京,帶來了一種地方曲調——徽調。隨后又有徽劇的四喜、和春、春臺三班相繼進京,統稱“四大徽班”。經過不斷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劇種——京劇。清朝同治、光緒年間,迎來了第一個繁盛期。
歷史高考必修知識點
古代中國天文、數學、醫學和農學等科技成就
(1)天文學:
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書中的《石氏星表》記載了已測定的120多個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了水運渾象儀,他關于地球為圓形的見解比西歐人早1000多年。張衡還發明了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可以遙測到千里以外地震發生的方向,曾經成功地測出發生于隴西的一次地震。
唐代時,天文學家僧一行與梁令瓚共同創制了黃道游儀,用它發現了恒星位置的變動,這在世界上是首次。一行還主持實測了子午線的長度,并制成了以水流為動力的水運渾象儀。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種新型渾儀——“簡儀”,它具有實用、簡便、靈巧的特點,比歐洲發明同類儀器要早300多年;郭守敬還主持了全國的天文和大地測量工作,測定的黃道和赤道的交角值極其精確,受到世界天文學界推崇;郭守敬編制的《授時歷》是我國古代最精密的一部歷法。
(2)數學:
春秋時期已出現九九乘法口訣;春秋末已發明度量衡;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籌算計算法。
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書中記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_運算方法。唐宋時《九章算術》被官方列為數學教科書之一,隋唐時傳入朝鮮、日本,后被譯成日、俄等多種文字。
南朝宋、齊之際的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這一成果世界達1000年之久。
(3)農學:
南北朝:賈思勰編寫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洱R民要術》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等寶貴思想。
元代:王禎編寫的《農書》,詳細記載了冶金“水排”、水轉大紡車、木活字和“轉輪排字盤”等在世界范圍產生了深遠影響的重大發明。
明代:徐光啟編寫的《農政全書》,系統總結歷代經驗、吸收當代最新實踐成果,并開展農業科技實驗,體現了農書的科學性、創新性和先進性。徐光啟也因此被譽為“中國近代科學先驅”。
(4)醫學:
編撰于戰國,成書于西漢的《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該書奠定了中醫學理論的基礎。
東漢:張仲景撰寫的《傷寒雜病論》系統論述了“望、聞、問、切”四診療法,成為中醫臨床醫學的經典,張仲景也被后世稱為“醫圣”。名醫華佗發明了最早的_藥劑“麻沸散”和“五禽戲”,這是最早的體育保健體操。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中國古代藥物學的成就。該書全面系統地總結了中國16世紀以前的藥物學成就,創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分類法。該著作后被譯成拉丁文和英、日、德、俄等多種文字,流傳于世界,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歷史高考知識點
《傷寒雜病論》和《本草綱目》
1、中醫
(1)《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書。戰國問世、西漢編定。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中醫學思維方式和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它總結了前人醫療實踐經驗,提出經絡學說。
(2)《傷寒雜病論》
東漢末年,張仲景總結前代中醫診斷和治療的理論與經驗,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寫出了集大成的中醫專著《傷寒雜病論》?!秱s病論》創造性地提出辯證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醫臨床學的理淪基礎,被后世醫家譽為“萬世寶典”。
2、中藥:《本草綱目》
明朝卓越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寫成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
3、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是我國祖先獨創的治病方法。自《內經》問世以來,歷代針灸名家無不將經絡學視為醫途之瑰寶,針灸學與經絡學的關系就如同魚和水一樣不可分離。
針灸療法是我們祖先獨創的治病方法。
特點:不吃藥,只在人體一定部位用針刺或火灼。前者稱“針法”,后者稱“灸法”,統稱為“針灸療法”。
歷史高考知識點歸納
明清儒學思想的發展
理解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張
李贄:明朝后期思想家,著有《焚書》《藏書》。李贄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A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認為是非標準應依照時代變化而變化,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B對正統思想發出大膽挑戰,批判道學家“存天理,滅人欲”的虛假說教,強調人正當的私欲。
顧炎武: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家。著有《天下郡國利病書》和《日知錄》。
A重視對社會實際情況的了解,形成了經世致用的思想。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王夫之: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家。他繼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發展。他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A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物質是不斷變化的,其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
B認為主觀的認識是由客觀對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過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認識的。
C認為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明末清初,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三位進步思想家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對后世產生的巨大影響。
歷史高考知識點總結
一、經典力學
1、伽利略、牛頓對經典力學的建立所作的貢獻
(1)伽利略:通過實驗,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開創了以實驗為根據并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為后來經典力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2)牛頓:提出物體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經典力學體系形成。
2、經典力學在近代自然科學理論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對自然界的力學現象做出了系統、合理的說明,完成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茖W擺脫神學的束縛,近代科學進入全面繁榮時代。
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1)主要觀點:生物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進化的,進化的規則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2)意義:促進了生物學的發展;打擊了神創說,促進了思想解放;“適者生存”成為殖民擴張的借口,也推動了中國維新運動的開展。
三、蒸汽機的發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
1、蒸汽機的發明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電氣技術的應用
(1)蒸汽機的發明: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富爾頓汽船、史蒂芬孫火車)。
(2)電氣技術的應用: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德國西門子發明發電機,格拉姆發明電動機,愛迪生發明了許多家用電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2、科學技術進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促進了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資產階級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社會生活(如:衣食住行娛)發生變化,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密切。
四、相對論與量子論(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運動)
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及其意義
(1)內容:狹義相對論認為,時間與空間隨著物質運動的速度變化而變化;廣義相對論認為,物質存在的現實空間是彎曲的。
(2)意義:提示了時間與空間的本質,繼承和發展了牛頓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場革命。
2、量子論的提出與發展
(1)提出:德國普朗克。
(2)發展:愛因斯坦用量子論解釋光電效應;后來量子力學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