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優(yōu)美散文
臺灣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出版過100多部著作。30年來,得過無數(shù)文學獎,被視為天生的作家。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林清玄優(yōu)美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林清玄優(yōu)美散文篇1:與太陽賽跑
我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看到天邊的夕陽正要沉落,晚霞一道一道從山谷升起。
“我要和太陽賽跑,要在太陽沒有下山以前跑回家。”我心里有一個聲音說。
然后,我拔足狂奔,一刻也不停歇地跑回老家的三合院。我站在大廳的紅門外時,夕陽還露出最后的一角,迷離的光影映著紅門上的獅頭鋼扣。
我安靜地站在廳前,看夕陽一分一分地沉到山的背面,心里漲滿了感動,跑進廚房對正在生火炊飯的母親說:“我跑贏太陽了,我跑贏太陽了。”
接下來,我的小學時代幾乎都是在與太陽賽跑,在夕陽未落前返家,欣賞著蕉園上那絕美的落日。我對生命的美感就是從那時有的,我覺得如果不比時間跑快一步,就沒有空間、也沒有心情享受落日的美景了。
只是,生命的悲情是,我們自以為比時間快一步,但歲月也很快地被時光掩埋。
對人生高遠的目標,雖然我們也曾像與太陽賽跑時一樣地奔赴前程,有時站在紅門前微笑,以為贏過了什么,但夕陽總是在我們微笑時,依然沉落。
當然,如果我們悲哭,它還是要沉落的。
因此,任何的奔赴與企求都帶著一些虛妄的本質(zhì)吧!還不如回到這當前的一刻,以全身心投注于每一個變化之中,在因緣的變化中順應(yīng)、無憾、歡喜。
到了四十歲,可能說不出“我跑贏太陽了”這樣有豪情的話。
但是,每天我起床的時候,對著鏡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自己的影像說:“晦!讓我們今天來為生命創(chuàng)造一點什么吧!”
每天,都含著笑意,來與宇宙時空的無情、與歲月生命的多變,共同運轉(zhuǎn),那么在大化中,也會有江上明月,山間清風,岸邊垂柳那樣的美景,不斷地映現(xiàn)。
我,寧與微笑的自己做拍檔,不要與煩惱的自己同住。
我,要不斷地與太陽賽跑!不斷穿過泥濘的田路,看著遠處的光明。
林清玄優(yōu)美散文篇2:滅絕
參觀自然科學博物館時,在物種演化的歷史部分,看到兩增說明:
“滅絕——不死不生,不生不死:地球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物種,目前已經(jīng)滅絕的可能達百分之九十九。在演化上,滅絕、生存,幾乎同等重要。”
“如果地球上的每一樣生物都不會滅絕,那這個世界必定非常混亂。”
真的很難想像地球上曾有的物種,有百分之九十九消失了,再看著說明旁邊的插圖,蛇纏在雷龍的脖子上,猴子在象牙上睡覺、青蛙棲息在恐龍頭上……實在擁擠不堪,幸好物種會滅絕,生存才有了空間。
物種如此,人也是如此,假如人都不死,我們可以想想那可怕的情況,下班回家后可能要和一萬年前的祖先一起吃晚飯,嚇得不敢回家,逃到街上游逛。但街上游逛也不保險,可能會遇到五千年前或八千年前的祖先呢!
滅絕可能是不幸的,生存也可能艱辛。
林清玄優(yōu)美散文篇3:苦瓜變甜
我很喜歡一則關(guān)于苦瓜的故事: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師父拿出一個苦瓜,對弟子們說:“隨身帶著這個苦瓜,記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條你們經(jīng)過的圣河,并且把它帶進你們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養(yǎng),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過許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師父的教言去做。
回來以后,他們把苦瓜交給師父,師父叫他們把苦瓜煮熟,當作晚餐。
晚餐的時候,師父吃了一口,然后語重心長地說:“奇怪呀!泡過這么多圣水,進過這么多圣殿,這苦瓜竟然沒有變甜。”
弟子聽了,好幾位立刻開悟了。
這真是一個動人的教化,苦瓜的本質(zhì)是苦的,不會因圣水圣殿而改變;情愛是苦的,由情愛產(chǎn)生的生命本質(zhì)也是苦的,這一點即使是修行者也不可能改變,何況是凡夫俗子!我們嘗過情感與生命的大苦的人,并不能告訴別人失戀是該歡喜的事,因為它就是那么苦,這一個層次是永不會變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遠不會知道苦瓜是苦的。一般人只要有苦的準備,煮熟了這苦瓜,吃它的時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會那么苦了!
對待我們的生命與情愛也是這樣的,時時準備受苦,不是期待苦瓜變甜,而是真正認識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態(tài)度。
林清玄優(yōu)美散文篇4:危險與感謝
堵車堵了好久,好不容易才走到前方路口,原來是發(fā)生車禍了,一輛倒在地上的摩托車,一輛車頭凹陷的小貨車,還有一輛警車,幾個警察。
最令人心涼的是呈T字的兩個人,以白布覆蓋著,地上的血跡已經(jīng)凝結(jié)成為黑色,不用說,那蓋在白布里的兩個人已經(jīng)死了。
我想著,這相載的兩個人,可能是一對年輕人,也可能是一對戀人,在今天清晨,他們才興高采烈地出門,卻永遠回不去了,他們的父母親人可能到現(xiàn)在還沒有接到他們的死訊。
這樣想著,使我因悲哀而感到心酸,類似這樣的畫面,在“這個城市卻每天都在發(fā)生。現(xiàn)代人不斷地發(fā)展更快的交通工具,也不斷地制造更高度的危險,使城市變成危險的城市,使社會變成危險的社會,使時代變成危險的時代。”
只要一走出門,幾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危險之中。
在如此危險的城市,社會、時代,我們每一天的活著都是奇跡,我們應(yīng)該感謝這個奇跡,在內(nèi)心維持和平、寧靜與喜悅。
當我們鮮紅的血液還能流動與運轉(zhuǎn),就以感謝的心來為社豁做一點什么吧!我一邊這樣想,一邊為地上黑色的血液默哀。
林清玄優(yōu)美散文篇5:黃金鼠
在饒河街夜市,看到一只黃金鼠,全身長著拖地的長毛,背的部分是金黃色,尾端是銀白色。它的長毛中分,一絲不亂,顯然被仔細地梳理過。
那只金銀兩色的黃金鼠,引起逛夜市人群的圍觀,大部分的人議論紛紛:“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美麗的老鼠呀廠當大家看到它竟然可以把食物藏在腮邊,還可以自己洗臉。清洗長毛的時候,更是忍不住驚嘆。
根據(jù)賣黃金鼠的小販說,黃金鼠多是短毛的,原產(chǎn)于歐洲,性情乖順,一般的黃金鼠是灰色或土色,他說:“從中古世紀以來,黃金鼠就是歐洲貴族的寵物,現(xiàn)在則是臺北人最時髦的寵物。”
他輕輕抓起那金銀兩色的黃金鼠,說:“這一只更是稀有、名貴,這是變種的黃金鼠,才會有長毛,還有兩種最珍貴的顏色呀!”
有人問說:“這一只要賣多少錢呢?”
小販笑著說:“一只才一千八百元。”
“太貴了,哪有老鼠賣這么貴的。”問的人搖搖頭,走了。
“這個價錢很公道,因為真的是很稀罕,很稀罕呀!”小販對圍觀的人說。
“一千八百元?”站在一旁的我,也以為是聽錯,又問了一次。
“是,才一千八百元。”小販加強語氣說,“你要買便宜的也有哪,這個箱子里的每只一百五十元,那個箱子里小一點的,一只一百元。”
我仍然感到吃驚,眼前這只稀罕的黃金鼠雖是變種,又是長毛,也仍然是一只老鼠,一只老鼠賣到一千八,在我的想像中是不可思議的。
我隨著走過黃金鼠的攤位,隔壁正好是賣大陸陶瓷的攤位,一個米粒燒的瓷杯賣二十元,一個很好的宜興陶壺賣五百元。看著這些來自彼岸的物品,使我想起一只長毛黃金鼠的價格,正好是三百六十元人民幣,很多大陸人工作兩個月的薪資,還比不上一只老鼠的價錢。這樣想,使我感到一種幽微的痛心。住在臺灣的人,玩狗、玩鳥、玩貓之不足,玩紅龍、玩娃娃魚,現(xiàn)在竟可以花一千八百元買一只老鼠了。
幾天前看報紙,知道臺北的寵物店無奇不有,鱷晰與變色龍一只要價七千元以上。甚至有人進口青蛙當寵物,小丑蛙一只兩千五百元,綠樹蛙七百元,最普通的紅肚青蛙,一只也要賣四百元。我不能了解為什么有人要花昂貴的價錢養(yǎng)這些野生動物當寵物,是為了時髦、好奇或是無事可做呢?
正在這樣想,已經(jīng)不知不覺走到夜市的盡頭,看到有一堆垃圾,周圍有兩三只狗,四五只獵正在覓食垃圾里的食物。我在旁邊仔細地觀察著它們。狗是比較無覺的,對于我的注視渾然無知,或者說是懶得理睬。但敏感的貓很快就察覺到,警覺地抬起頭來瞄我許久,發(fā)現(xiàn)我并沒有要趕跑它們的意圖,便繼續(xù)埋首吃垃圾了。
其中有一只,外形特別美麗的,看了我一眼,立刻有些羞赧地跳下垃圾堆,它那躍下來時優(yōu)雅與敏捷的動作似曾相識,呀!竟是我從前飼養(yǎng)過的那種白色長毛的波斯貓。
我不敢確定波斯貓也會流落到垃圾堆撿食物,不敢確定被稱為“白貓王子”的波斯貓竟沒有疼惜它的主人,于是跟隨它走了一段路,直到燈光燦亮的路燈下才敢確定,沒有錯!是一只波斯貓!
是因為年紀老了?或者因為生病了?或者,是走失了?亦或是,主人養(yǎng)膩了?這純種、有著美麗白毛的波斯貓,競被它的主人棄養(yǎng),淪落成為街頭流浪的野貓。當我思維的時候,白貓垃圾王子,迅速越過街道,消失在對街黑暗的小巷之中。
人間的是非正是如此難以評斷,長毛的黃金鼠以一只一千八百元的價格被當成稀有的寵物;一向被當成寵物的波斯貓,流落在夜市的垃圾中尋找食物,這種相反的生命情境,使我有一種深刻的荒謬之感。
貓鼠原沒有固定的價值,只是由于人的好惡而顯出貴賤,當一只優(yōu)雅的波斯貓在垃圾中尋找食物,它的內(nèi)心是不是也有如是的感嘆呢?
當然,我并沒有資格評定動物的貴賤,只是我知道,不管面對什么動物,我們都要有珍惜的心,我相信,不能愛惜貓的人絕對無法疼惜一只老鼠;我也確信,不能愛惜田間青蛙與晰蝎的人,也絕不可能對變色龍或小丑蛙有真愛的心。
即使不是寵物,像提供我們食物的牛羊雞鴨,不斷地奉獻生命,死而后已,我們的心里可曾有一絲疼惜與感念呢?
當我們買一千八百元的老鼠之際,我們是真愛那只老鼠,還是重視那個價錢?如果長毛黃金鼠一只十八元,我們還會寵愛它嗎?當我們花兩千五百元買一只青蛙的時候,是因為價錢而重視青蛙,還是真愛一只青蛙呢?如果真愛青蛙,市場里多的是,一斤才四十元呀!
在人世里,我們重視一個人不也如此嗎?往往重視的是附加在人身上的名利、權(quán)位,甚至衣服,只有一個人能看透外在的虛妄,進人內(nèi)在的照見與品質(zhì),才是真正的智者呀!
看過“林清玄優(yōu)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