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應季花有哪些
白露節氣應季花有哪些
白露節氣應季花1:蔦蘿
一年生柔弱纏繞草本,花冠深紅鮮艷,花開時似閃閃的紅星,“星”光熠熠。花期:4—11月。
白露節氣應季花2:黃花美人蕉
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總狀花序花開色黃自成一景。花期:3—12月。
白露節氣應季花3:太陽花
一年生肉質草花,花單生或數朵簇生于枝頂,有重瓣也有單瓣,花色紅、黃、藍、白、粉五彩繽紛,如寶石般奪目。花期5—11月。
白露節氣應季花4:金雞菊
多年生宿根草本,金黃色花單生于枝端,明澈的陽光下格外炫目。花期:6—10月中旬。
白露節氣應季花5:爵床草
一年生匍匐草本,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但密集,淡紅色或帶紫紅花色干凈且淡雅,甜美不俗。花期8—11月。
白露節氣應季花6:姜花
淡水草本植物,穗狀花序上白色花朵花開如蝴蝶靈動,美輪美奐。花期5—11月。
白露節氣應季花7:馬鞭草
多年生草本,穗狀花序頂生,開花淡紫或藍色通常形似馬鞭,走進細看,花朵朵精致,十分旖旎。花期6—8月。
白露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白露是9月的頭1個節氣。露是因為溫度的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代表著天氣已經慢慢變涼了。
這個時候,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了,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因為白天的溫度雖然仍達三十幾度,可是夜晚以后,就下降到二十幾度,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晝夜溫差非常的大。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這個時候就會興起。
到了白露的時候,陰氣就會逐漸的加重,清晨的露水就會隨之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被稱之為白露。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之后,就是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
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露,那么晚稻將有好收成。
白露節氣介紹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165°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據元人吳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寒生露凝,“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節氣。進入白露節氣,初秋殘留的暑氣逐漸消散,陰寒之氣上升,天氣漸漸轉涼;白天有陽光尚還熱,但夜晚已略有涼意。“白露”代表著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而在季節轉化過程中,豐收的秋季帶給了人們與健康有關的食物以及民俗。
白露節氣的特點
1、白露現象
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主要由較大的晝夜溫差引起。清晨起床之后,你會看到外面一些植物的葉子上有“白色”露珠。
2、白露三候
三候指“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 ”,其中鴻雁來:鴻大雁小,都從北方往南方飛,為過冬做準備;玄鳥歸:玄鳥解見春分,此時也自北而往南遷;群鳥養羞:指鳥兒們開始儲藏食物準備過冬。
3、天氣變冷
白露前后,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氣溫明顯開始變涼。白露節氣過后,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干了,空氣十分干燥,此特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燥”。
白露農歷節日活動
中秋節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 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 — 敬月習俗的遺痕。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對象。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1.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
2.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