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秋收的散文
關(guān)于秋收的散文篇1:最美秋收
秋天是最美的季節(jié),像濃妝艷抹的美女,把最光鮮一面裸露在貪婪的眼眸里。因而文人墨客的清詞麗句,就把秋天賦得雍雅而高貴,華麗而端莊,物華而殷實,娉婷而崢嶸,叢林而侵染,適宜的筆調(diào)氤氳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多美!秋的神韻濃縮在平平仄仄的詩行里,還有碩果累累,田野上稻谷金黃,空氣里彌漫豐收的芬香。
到處都是秋的色彩,到處都是秋的味道。
天空純白的云朵,似一朵朵碩大的棉花朵兒悠然的綻放在深邃的天穹;太陽失去了夏日的炎熱,有著秋日的清爽,照射著淡淡的光芒,如同田野上一穗穗彎成鐮的稻子,鍍上熟稔的金黃,柔和太陽的光芒,熠熠閃光,更加凸顯沉甸甸的谷粒燦爛的澄黃,耀眼了一片片無垠的田野。
此刻,我分明聽到了發(fā)動機的轟鳴聲,那是收割機在忙著收割稻谷。收割機引吭高歌,唱著秋收的贊歌,唱著秋收的喜悅,唱著秋收的豐收。
抑久不住心底的狂喜,邁步走進無邊的田野,分享豐收的喜悅。
看,無邊的田野上,一臺臺收割機沿著一塊塊田地來來回回的跑,收割著燦爛金黃的谷子;聽,發(fā)動機“吐~吐”的歡呼,似萬馬奔騰般的激揚,奏響一年一季的秋收大合唱。
收割機張開大口,快速的將稻子吞下,就像一個餓急了的人,狼吞虎咽的吞吃。收割機把吞到肚里的稻谷從稻稈上脫落,再用強大的風(fēng)力把稻稈稻葉從尾部吹出,一排排稻稈稻葉如釋重負般靜靜的躺在田野上。收割機的側(cè)面有一個漏斗,專門有一個師傅,拿著編織袋接住從漏斗里奔流而下金黃飽滿的谷子。一會,編制袋就鼓得滿滿的,師傅麻利用線繩扎好編織袋口,往田里一滾,又趕忙拿另一個編織袋接著漏斗,裝著黃燦燦的谷子。如此的機械收割,一畝田不過就是幾十分鐘。
眼見收割稻谷的快速,讓我記起孩時秋收的繁忙和疲憊。那時是沒有收割機的,全靠著勞力收割,首先得用鐮刀一蔸蔸把稻子割下,一手手放在一起,抱到一處,堆成一大堆。用打谷機脫谷子。大人用腳狠命的蹬著打谷機的踩板,打谷機的圓盤就開始旋轉(zhuǎn),越轉(zhuǎn)越快,發(fā)出了“隆~隆”的鳴叫聲,同收割機的轟鳴聲一樣,只是沒有那樣的響亮。打谷機的“隆~隆”的喜悅,我想跟發(fā)動機“吐~吐”的歡呼也是一樣的。我們就從一大堆稻子里,細心的分出一小手稻子遞給大人,大人接過稻子輕輕的放到旋轉(zhuǎn)的圓盤上,來回的翻轉(zhuǎn),谷子就在旋轉(zhuǎn)的圓盤上脫落了。我們一手手遞著稻子,大人們一手手接過放在打谷機里脫落著谷粒,好不容易才把一大堆稻子打完。打谷機的桶里也就盛滿了金燦燦的谷子和碾碎的稻葉,大人急急的把碎屑的稻葉攏到一起,仔細的把一粒粒谷子從碎碎的稻葉里擇出,然后把稻葉抓起來扔掉,用撮箕撮滿黃澄澄的谷子倒到籮筐里。而我們也不能閑著,仍要拿著鐮刀繼續(xù)割稻子。往往一畝田,一家四五個人,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還累得精疲力盡。
如今,機械收割,農(nóng)人們只需從田里把一袋袋谷子搬到馬路邊,用機動車或板車?yán)丶遥∪チ瞬簧俚膭诹ΑL镆吧现挥惺崭顧C穿梭著忙碌,看不到農(nóng)人們的繁忙了,少了秋收熱火朝天喧鬧的景象了。
那時,人工收割,田野上到處擺滿了打谷機,一塊塊田地上站滿了大人、孩子、老人,繁忙的收割,累得汗流浹背,誰也不言辛苦,心里樂得開了花,臉上笑得像蜜一樣的甜。窄窄的田埂路上,隨處可見大人們挑著一擔(dān)擔(dān)沉重豐收的谷子。雖然把他們壓得上氣不接下氣,但他們個個樂呵呵的,笑哈哈的,相互打著招呼,說著今年的收成好,豐收的喜悅在他們的臉上綻放成一朵朵金黃的花。
我站在無邊的田野上,想起曾經(jīng)秋收的繁忙,定格成一幅幅畫面,似電影一樣在腦海浮現(xiàn)。如今,眼前又是一幅幅美麗秋收的畫面,將要取代過去的繁忙,借助科技的騰升,凝聚人類的智慧,社會在向前推進,過去的貧窮被現(xiàn)在的富裕所取代,過去的愚昧被當(dāng)今的文明所取代,過去的人工勞作被現(xiàn)代的機械所取代······
眼前的秋收,沒有緊張的收割繁忙了,農(nóng)人們像閑人一樣站著或蹲在田埂上,口里吧嗒著煙卷,悠閑的看著收割機在田里一圈圈的轉(zhuǎn),一袋袋谷子從收割機上滾下來。那是他們一年辛勤耕耘的果實。從春回大地起,他們耕地、播種、移栽、施肥、打藥、除草、抗旱,不知付出多少心血,流過多少汗水。就如那經(jīng)典的詩句“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他們用汗水澆灌的禾苗,在秋天里梗黃葉黃的黃了。
秋收了,他們收獲了一年的汗水,他們收獲了一年的辛勤,他們收獲了秋收的喜悅,他們收獲了秋收的豐收。
關(guān)于秋收的散文篇2:秋收時節(jié)
又到秋收時節(jié),秋意濃郁,薄霧輕紗似的籠罩著大地,陣陣秋風(fēng)吹落片片樹葉,落葉紛飛,隨風(fēng)舞動,田野里那一片金黃色的稻田,在秋天里羞澀的低頭,恰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在流年里輕舞飛揚,誘惑著收割機的轟鳴,為稻粒忙碌,為收獲歡歌,喜慶掛在季節(jié)的末梢。
曾記得當(dāng)年秋收時節(jié),那鐮刀揮舞彎腰淺笑揮汗如雨,鞠一捧笑容在田間地頭,撒一路歌聲為豐收喝彩。收割總是在享受,忙碌總不覺得累,老人孩子都在忙里忙外,沒有人會覺得委屈,沒有人會覺得難受,人們總是不約而同的來到田里,割稻時你追我敢,奮力向前,來來往往,車來車往,平車,小車,拖拉機等只要是能把稻子拖回家的就行。那時候的人似乎沒有對體力勞動有任何的歧視,男人女人,都渾身是勁,就連小孩子也會隨著大人在跑前跑后,學(xué)著大人的樣子在忙碌,老人碰到一起總會夸獎這些孩子懂事。
如果有哪家勞力少,人們會自愿幫忙,不會因為天氣而耽誤,不會因為忙累了而放棄,總覺得個個都有使不完的勁,人們見面總有說不完的話,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總是那么和諧,那種笑容總是那么真實,人們的心里像陽光一樣光明磊落。
家家都吃井水,一口井能讓一莊的人吃,沒有鄉(xiāng)規(guī)民約,靠的是人們的自覺自愿,井邊每天都很干凈,井水清澈透明,藍天白云,綠樹紅花倒影在水里,那種恬靜,安逸舒適的生活已悄然遠逝了。
不知在什么時候,不知為什么,當(dāng)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這些令人心疼的名詞出現(xiàn)的時候,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改變。
又到秋收時節(jié),當(dāng)收割機的轟鳴聲響起的時候,稻田里一眼望去只有老人婦女在收割機的后面笑容滿面。
孩子已不分五谷,青壯年都為改變生活而外出奔波,打拼。家家的房子變得越來越大,住的人越來越少,路越來越寬,走的人越來越少,車多了,話少了。生活富裕了,垃圾越來越多了,國家的計劃生育工作搞好了,孩子少了,吃講究了,穿講究了,人們之間的走動越來越少了,孩子知道比吃比穿,老人知道無原則的寵孩子。家家的條件好了,電視電腦都有了,孩子們的業(yè)余生活豐富多彩。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機械化解放了好多勞動力,改革開放三十年,農(nóng)村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呀。
秋收時節(jié),忙碌的是機械,累的是老人,下一季的秋收希望會借的東風(fēng)有所改變,讓土地在種田大戶的手里物盡其用。解放空巢老人,讓這些老人幸福晚年。
秋收在季節(jié)的末梢,綻放出令人欣慰的笑容,秋收在季節(jié)的末梢,綻放出時代的風(fēng)采,秋收在季節(jié)的末梢,綻放出春花秋實的美麗……
關(guān)于秋收的散文篇3:記憶中的秋收
表弟回老家在微信上發(fā)了幾個秋收的圖片,勾起了我記憶中的秋收片段:
那是1982年前后,我不到10歲,大姐還未出嫁,也就20多歲,扎著兩根又粗又黑的辮子,很是漂亮。那年好像是農(nóng)村剛實習(xí)土地承包責(zé)任制,每家都按照人口多少分到相應(yīng)的田地。那年的秋糧豐收了。滿地的玉米長勢喜人,碩大的玉米棒子吐著紅色的口線。大姐麻利的將玉米棒子順時針旋扭半圈一瓣便扔在一旁。再揮鋤挖玉米桿。貪玩的我全然不顧玉米葉子刷在臉上的不適,在玉米地里跑來跑去,跑累了,坐在玉米桿上香甜的噘著大姐給我挑選的玉米桿(味道如同甘蔗的味道)。夕陽西下,一地的玉米桿都已躺倒,一堆堆的玉米棒子鱗次櫛比的臥在地里。依次從地頭開始裝車,裝滿一架子車玉米棒我們準(zhǔn)備拉回家。
大姐抬起車轅,把套繩拴在右肩上,前腿弓后腿蹬,身子幾乎匍匐前傾的向前拉著,我在車子后面撅著屁股使勁推著,好不容易才把深深的陷在地里的車子拉出了田地。到了硬朗的土路上了,車子明顯的好拉了,大姐讓我站在車尾巴上,準(zhǔn)備下一道長坡,坡很陡,車子太沉,車子明顯的往前快速躥,大姐小步疾跑,車轅已經(jīng)將她兩只胳膊架了起來,車尾巴在地下不時的摩擦著,我緊張的只是緊緊抓住后車把。土路坑坑洼洼,我只覺得架子車把大姐駕馭著忽左忽右向前跑,突然,車子拐向路右邊的一棵樹上,“彭”的一聲架子車終于停了下來,大姐巧妙的躲在了一側(cè),車子的另一側(cè)重重的撞在了樹上。現(xiàn)在想想都后怕,要是大姐躲避不及,滿載著玉米棒的架子車和樹會把大姐擠成什么樣!
如今大姐已經(jīng)過了知命之年,兒女都已成家,自己也已經(jīng)當(dāng)上了姥姥,今天去看她,她還在毒辣的太陽下勞作。勸她不要出去打工了,風(fēng)大,天熱,就在院子里忙乎下算了,但她說,呆不住,心瘋呀!我知道大姐的心思,俗話說,天下父母的心在兒女身上,而兒女的心永遠在石頭上。百善孝為先,孝以順為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是對親人的最好回報!只是年輕的人們都懂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