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散文欣賞
人總會老去,就看你的人生是否精彩罷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老人的散文欣賞篇,歡迎大家閱讀。
老人的散文欣賞篇1:老年人
仁愛的光輝照耀著老人、婦女和兒童,少年、青年和壯年,但沒有在持有渺小靈魂的自私者的頭頂上閃耀。辨分人生藝術的真與假是每個人的責任,老年人吸收了人生路上的大量情感和一束束的光輝,因而他們在這里更應該絢爛才是。
熱衷于安逸的老人們是很有必要知道,成就美善的功果的人群里有多少來自于老年人的隊伍。成功的果實并非全都源自體力勞動,也未必出自生命的盛年,但它肯定和悟徹人生的洞察力有著極其緊密的關聯。
眾所周知,這樣的洞察力往往在老人們的身上更為明耀。比如一個悚人的景象誕生了,靠前的人們旋即處在了絕望的邊緣,但是老人的一席話,就有可能使他們擺脫那種惶惑招來的沮喪,甚至還能得到慰藉和希冀的贈禮。
誰都不要認為自己的一生就是澎湃向前的激流——一旦征服了新的地域,它的力量就薄弱了。不服輸的意志力能讓黯淡褪色的生命之輝重新炫亮起來。因之,那意志力的飛翅還沒有折斷,洞悉力的慧眼并沒有失聰的老年人,又怎么不能像少年那樣懷有一顆充滿瞳憬的心靈呢?
只要世界上還有仁愛,只要仁愛的光彩還在人們的眼界里燦耀,那沒有讓身體當作靈魂的睡床的老年人,就應該為自己的心靈分得一個甜美的份額。如果老年人有創造新生活的生命力,那就不僅僅是健康的問題了,因為它還是一種寶貴的品質。
生命之花,不是在人們的面龐上艷開,而是在人們的行為中開放。只要生命的烈焰不息,再度閃耀華彩的青春,對于老年人來說,就不是什么空幻。
每個人都是這世界的設計師,讓我們給老人一點時尚的空氣和陽光吧,在神采煥發的人生藝術的領域里。
老人的散文欣賞篇2:時光里的老人
《圣經》箴言書上有句話說:“強壯乃是少年人的榮耀,白發為老年人的尊榮。”一直都非常喜愛這句話,每當看見這句話時,眼前總是不禁浮現出斷斷續續的畫面來。在流年的光暈里看見她從青蔥的歲月,緩緩地從遠處走過來,從一個亭亭少女走到步履蹣跚,走到白發蒼蒼。
(一)
溫暖的午后,我看著她安靜的沐浴在日光里,一頭銀發在陽光下那樣耀眼,散發著圣潔的光芒,柔和而美麗;眉眼依舊那樣慈善祥和,專注著手里的針線活,一針一線,似乎將所有流逝的歲月都縫起。我的眼角慢慢地聚斂著笑意,輕輕地走到她的身邊,蹲在她的面前。
我沒有喊她,也沒有打擾她,只是輕輕地抬起手把她額前的亂發扶到耳后。她抬起頭看著我,深深的微笑,由于掉光牙齒而干癟的嘴唇在此刻仿佛綻放出一朵美麗的花。早就因著歲月的蹉跎而老去的容顏布滿了皺紋,一雙眼睛也因為歲月的無情蒙上了一層薄霧,看起來不似年輕人那般的水靈。但這一切卻無法掩蓋她的慈祥和善,以及她看著我時眼中那份濃濃的愛和歡喜。在我心中她一直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女子,我愛她,更是敬她。
我笑容滿面的看著她,她慢慢地將手中的針線放進身邊的針線筐里,很自然拉起我的手放在她的腿上,非常開心地說:“孩子啥時候回來的啊?”我大聲地笑著說:“才回來呢,大奶奶。”她有些激動的緊握我的手說:“回來好啊,回來好啊。”
大奶奶雖不是我的親奶奶,但自從奶奶去世后,每次看見她我就會想起奶奶,她慈祥的樣子,看著就讓人心里覺得暖烘烘的。每次回家都要去看看她,陪她說說話,僅僅這樣,她就歡喜的不得了。每當我看著她那開心的樣子,總覺得自己長大了,而她卻是一個等著別人陪伴的孩子。
94歲的她,身體很健康,除了聽力有些不好之外,其他的皆是很好的。我喜歡待在她的身邊,感覺安寧,亦是感覺有種歲月沉淀下來的厚重感。這樣的時光,不是于每個人都有的,我很珍惜,也明白這樣的日子不會愈來愈多,只會隨著時光的遠去而越來越少。
我喜歡看她笑的樣子,是一種可以穿越所有陰郁的光芒,溫暖而安心。大奶奶算是一個身世坎坷的女子,年紀輕輕的就沒了丈夫,一個人拉扯四個孩子長大,后來不幸的還失去了一個兒子。一輩子都自己扛著,在她瘦弱的肩膀上,不知道曾經留下過多少傷痕。但她卻硬生生的自己挺了過來,一生沒有再嫁。
那時的女子都是裹著小腳的,大奶奶的小腳尤其好看。聽她說以前娶媳婦,不用看長相,只用看你的一雙小腳就可以了,只要腳小就說明是個非常好的女子。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在結婚當天方才知道自己的丈夫長什么樣子。我聽后看著大奶奶的腳,三寸金蓮啊,于是調皮的笑著說,大奶奶以前肯定是個美人吧。她笑著沒有回答,只是目光有些期許的看著遠方,似乎陷入了那漫長的回憶中。
(二)
在他們那個年代,大奶奶確實算得上是一個好女子,別人會的她都會,相夫教子、女紅、家里的事物管理的皆是井井有條。如今想起,似乎是太過久遠的事了,但她的眼神里依舊存著美好的光芒。現在生活越過越好了,但她臉上的笑容卻越來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她,兒孫圍在膝下,應該靜享晚年生活才是,可她,并不快樂。不經常在家的我,每次回家亦是從左鄰右舍那里聽了很多關于她的情況。能讓她傷心的,除了自己的孩子,再無其他的能傷她至深了。
她一個弱女子,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不求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只求能有一個安靜而溫暖的晚年。但僅僅這樣的愿望,對于她而言亦是一種奢望。對于大伯一家,作為晚輩的我并不能去言說什么,能做的也就是寬慰大奶奶的心,多陪陪她。
每次和她待在一起,內心總是無比的平和,仿佛自己也在一瞬間跨越了生命的長河,與她一起靜享歲月盡頭的安然靜謐。
她總是喜歡拉著我的手,不愿松開。她時常拉著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啊,大奶奶老了,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了,一輩子也就這樣不知不覺的過去了。現在啊,我大半個身子都入土了,也沒什么好求的了,只想你們這些孩子都能好好的生活。一個人走了這么大半輩子,孩子們也都大了,我也算是圓滿了,下去后也能向你大爺爺交代了。現在的日子,過一天是一天,大奶奶也不去爭什么或者埋怨什么,我心無怨無悔,這輩子沒白活。從貧窮走到如今啥也不缺,看多了,也真的沒什么了。”
她的語氣輕而緩,聽起來有些飄忽的不真實。她的這些話似乎是對著我說,又似乎對著她自己說的。聽后,我只覺得心里莫名的酸澀。她收回看向遠方的目光,定定地看著我,摸摸我的頭發喃喃地說著:“真好,真好啊。”
這樣的她不禁讓我低下頭,掩去眼中的淚水。她生命的長度,我無法丈量;她所承受的辛酸,我也無法衡量;她一輩子所付出的愛,我更是無法測量。但她僅僅坐在那里,便足以讓我安靜滿足,獲得溫暖和力量。那種真正經歷過時代的變化,真正經歷了歲月沉淀的她,有種別人沒有的閑淡安然,而這樣的心境不是任何人都能擁有的,也不是多看幾本書就可以彌補的。這是需要在時間的擺渡下,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歲月給了她怎樣的歷練,她便收獲了怎樣心境。
她說:“人活著一輩子,也就這么個回事。”多么簡單的一句話啊,但對于她而言卻是經歷多少的坎坷和艱辛換來的啊。
我起身離開的時候,回頭看她,她依舊拿起針線專注的做起來,一針一線,一針一線的縫起所有溜走的歲月,也許在她的心里早已將過去的種種繡成一副錦繡山河,那是她的世界,她的光輝歲月。秋陽依舊正好,灑在她的身上,白發輕飄,美麗非常,一切都是那樣安靜。唯獨,她身邊那只小花貓在她的腳邊不老實的蹭來蹭去......
老人的散文欣賞篇3:老人之死
夏天,我住進了這條街道。街道最寬的地方只能容一輛小車通過,最窄的地方也只有三人并排而過。地板上鋪滿了各種形狀的青石,樓房對面而建,兩層以上的土木結構,都在述說著這條街道著久遠的歷史。
我住所的斜對面住著一對老人,老太爺身體不好,也沒見過有什么子嗣,夏天我經常可以看到老太爺坐著有滑輪的座椅出來溜溜,有時也自己扶著墻體,沿著墻體慢慢的蹣跚移動,像極了學步的孩子,上老太爺的家要從街道往上爬兩步階梯,老太爺下來時他老伴會扶下來,有時老太爺上去時卻是自己手爬上去,有時看著看著我就覺得自己的心靈都感覺到悲涼。
到了秋天,老人的身體便不好起來,經常需要老伴幫助坐到有滑輪的座椅上,然后推到有太陽的地方去曬太陽。我看到老太爺一個人坐在座椅上曬太陽時,不知道在想什么,經常一個人從椅子上往下滑,似乎是想自己站到地板上行走,可是總是沒有成功,往往滑倒地板上后就摔倒了,于是他老伴就會過來踢他幾腳或者打上幾巴掌,然后在罵上一半天,老太爺只是看著她不說話,有時也會哼叫兩下,我估計可能是打的太重。
這中間我一直沒有見過老太爺的子嗣有回來看望過,也許他們沒有孩子呢,老太爺也一直沒有被送去醫院看過,或許他只是衰老而沒有病痛呢。
深秋的時候,天有點冷了,沒有見到老太爺出來曬太陽已經有三個星期了,他家還是靜悄悄的,突然有兩三天他家里就是來了許多客人,不過每個人都是很快樂的樣子,晚上要大聲而快樂的聊到凌晨的兩三點或者更久,一點不在乎街道鄰居的感受,我開始想也許老太爺快好了吧,我也為他祈禱祝福。不過,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人給他家用板車拖了一副棺材放了進去,我心頭一顫,也許老人家命在旦夕了,然后幾天就是死一般的靜寂,這樣不知道老人家怎么樣了,我決定抽時間自己去看看這位老人,我還沒去,一天晚上的深夜我聽到對面傳來了幾聲女人的哭聲,我知道這是老人離世了,果然幾分鐘后又響起了四五顆爆竹的聲音,老人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
我一直在想,老人有沒有子嗣,為什么到了最后也沒有人來送他去醫院或者來看望他。
第二天清晨我起床了,看到老人家門口坐著幾個男人在聊天,有幾個女人在房間撕心裂肺的哭喊著,我聽了一會,大體意思是哭訴沒有好好孝敬老人,沒有好好看望老人,他就離世了。我心想這么慘烈的哭聲,一定是老人的至親了,便仔細的聽了一下,我才發現這哭聲里至少有老人的姐妹或者老人的子女。可是現在不管多么慘烈的哭聲有什么用呢?這哭聲究竟是哭給老人聽的還是哭給世人聽的呢?
突然間覺得很內疚,自己也常年在外流浪漂泊而沒有照顧自己的父母,古言說:父母在不遠游。我也是一樣不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