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有哪些呢
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篇1:思念故鄉的春天
淅淅瀝瀝的雨下了一整天,雨水拍打在雨棚上咚咚直響,就像是一首永遠聽不懂的鋼琴曲。冬天老是在這個季節霸占著,城市的春天含含糊糊的總不出現。讓人思念故鄉的春天。故鄉的春天在我眼睛里,在我不再年輕的心坎上。它就像一本厚厚的書,在被某種情感觸到心靈深處時,你會忍不住翻開這些經典的記憶。
童年的故鄉,春天在我心里是一副永不褪色的畫卷。最是梨花桃花盛開的日子,漫山遍野的梨花,遠遠看去就是一個潔白的世界。高大的梨樹被春風一吹拂,潔白的梨花在故鄉滿天風揚,鋪在松松軟軟的春泥上。粉紅的桃花伸展開它婀娜多姿的身子,蜜蜂時時飛舞。桐樹花在幽靜的山溝里悄然開放,清雅的花朵在山間獨領風騷。花的世界里有我小小的身影,那時,我在高高的山崗上哼著老師教的歌曲,眼里迷離著美麗的家鄉。最后一場春雨過后,我期待著他們在夏天長出青青的果子,在夢里品嘗著它們的果香。
思念故鄉的春天,思念故鄉的童年!
故鄉的春天是父輩們的春天,是孩子們的春天。一年之計在于春,在這個季節,父輩們穿行在油菜花鋪成的田地里開始播種。孩子們挎著書包放學回家奔跑在崎嶇的山道上。飯盒在書包里乒乓之響。夕陽像一位溫柔的女子笑盈盈在田間洋溢著詩情畫意。細碎的腳步跟著我們的身子不想離去。田間的火糞堆里鉆出縷縷青煙,香味不絕,是樹木的香味,是草木的體味。大把大把的茅草里有了幼苗,螺螄殼在上面安家了。
田野里泛著春的氣息,春樹偷偷地張開了它的小手,就像孩子的身體一樣,一個春天過后,它的身高竄出了一大截。田埂上,魚腥草瘋長,肥碩的根莖藏在肥沃的土地里。竹林里的竹筍仿佛一夜之間,火箭一樣的身子站在了鋪滿竹樹葉的地上。沁人心脾的空氣在鼻子間親吻。
美麗的春天帶著厚重的禮物踏遍山崗。
故鄉的古井是一位溫情的母親,哺育著一代一代的人在這里生長。童年的古井享有“井須泉”之稱。春天姑娘們都脫下了厚厚的棉衣,露出的胳膊白白嫩嫩,她們永遠有洗不完的衣裳。笑聲永遠是甜蜜蜜,會醉了月亮,會迷了太陽。路過這里的年輕人會停下來掬一捧水,偷偷瞄一眼誰家的姑娘模樣最美,心底最賢惠善良。還沒走出幾步,姑娘們的笑聲就羞紅了他的臉膛,腳步在山路上咚咚直響。青春閃著陽光,幸福像花兒一樣。
在金黃的油菜花地,在綠油油的麥浪里,肥嫩的菊苣草瘋狂的擠在麥子和油菜花之間。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再看看手上指頭也變得綠綠。我和兒時的伙伴一起鉆進油菜地,彎著腰,尋找地里剩下的蘿卜,要是我們晃出腦袋,頭上一定沾滿了金燦燦的菜花,伙伴們相互摘掉頭上的菜花,心中卻喜悅無比。那一個稚氣的我還有一個稚氣的你如今都各奔東西。麥地永遠是我們捉迷藏的天地,有時想都不想賴在麥苗上睡一覺,翹著二郎腿,望著藍藍的天,聞聞麥子的清香,摸摸地里的螺螄殼。美美的爬起一看麥子苗都被殘害撲在地。總是忘了要挨批,看看“戰國”嚇得趕緊偷偷溜回家去。
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篇2:我思念,故鄉的小河
寫下這個題目,心里便流淌著一股情緒,一股酸酸的、澀澀的一如那河中的水流。
家鄉那條河,名叫“橫埠河”。一條地圖上拿放大鏡也找不到的長江支流,春榮、夏漲、秋枯、冬藏,彎彎曲曲的就像一條曲張的靜脈。
讀過很多關于故鄉的河的文章,幾乎都是說流水潺潺,柳暗花明,漁翁撒網,童稚戲水。很詩意,很溫馨。可我關于家鄉的那條河這類的記憶很少,很少。很小的時候見過河中有帆船駛過,赤膊的纖夫吭哧吭哧地爬行在河岸上;也見過漁夫撒網的畫面;在家鄉的觀念中水火不留情,兒童戲水被視為忤逆,是絕對禁止的行為,所以不好意思地說:長這么大,對于水來說,我比稱砣的比重稍小那么一點點。只會幾下狗刨,不足以自保。
對家鄉的河,最深的記憶便是春夏之際的抗洪搶險,秋冬的水利興修。年復一年地人與天斗,雷雨交加的深夜,只要生產隊長一嗓子:“搶險去!”睡夢中的大人們便一骨碌爬起床,旋即消失在風雨之中。全村的房子里只剩下老幼病殘向蒼天祈禱。
有一年,洪汛特別大,盡管副冒雨巡視了一圈,老天依然不給一絲面子,渾濁的洪水就像開鍋了似地直往上翻。終于在一個小雨如絲的午后突破了人墻和堤防。少不更事的我站在后方山包上,看到那巨大的水龍咆哮著張牙舞爪地沖進已經翠綠的圩田,隆隆的巨響聲振聾發聵,禁不住也雙腿發抖。
記得有一次老師出了一篇《記抗洪搶險二三事》,我的腦海里馬上出現了大隊支書柱著木棍走在雨中河堤上的影子。那篇文章很快便上了校黑板報,卻又很快被告指為抄襲,讓我郁悶好久。
后來退田還湖了,河道變寬了,那是改革開放后的事。學著自主經營的鄉鄰們買來機動船,運貨的、載客的,日日夜夜河面上流動著來來往往的“突突”聲。這大約是這條小河有史以來最興旺的時期了。
大門打開,走出去的人越來越多,年復一年打工漂泊生涯里,差不多已經將那條河忘卻了,只是在年年春運大潮的歸家路上,看一眼白雪掩蓋下破敗得如同一塊未及打掃的戰場:兩條高大結實的堤壩,護衛著的只是一段段、一堆堆殘山剩水。
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篇3:一個人的故鄉
走了這么多年,還是回到了這個地方,一個名叫故鄉的地方。就是這么一個普通的近乎于遺忘的地方,讓多少人魂牽夢縈,也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詞語讓多少人熱淚盈眶。而今,我回來了,滿臉胡茬地就站在她的面前,激動的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更快活地依偎在她的身旁,歡欣地流淚。
故鄉,請接受我這個流淚的孩子吧!
一遍一遍地看這看那,一次一次地哽咽欲語,感受久違的溫馨味道,捕尋塵封的如煙往事。輕輕地打開窗,時光便幸福的流淌。
故鄉是畫。從來沒有一幅畫能那么歷久彌新,也從來沒有一幅畫讓心一生牽掛,可故鄉就是,水墨丹青,依稀永駐。記得在小學的課堂上,老師讓我們畫自己的家鄉。我們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在畫畫本上認真地描摹著自己美麗的家鄉。一座青山,一座小橋,一縷炊煙,一條小河,一棵老樹,還有那盛開的小花,就構成了可愛、美麗的家鄉。那一幅幅畫線條盡管不優美,色彩也不鮮艷,影像也不是很清晰,但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沒有什么東西比家鄉更美麗!因為家鄉給了我們太多的童趣、開心和快樂。也盡管那些畫很粗糙很簡單,但那一枝一葉、一草一木都是我們可愛的家鄉。
家鄉的美質樸、簡單、清新,毫無雕飾。這幅畫永遠銘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一生享受。
故鄉是歌。從牙牙學語到如今,我們都沒有停止過歌唱,鄉音未改,鄉情依舊。在記憶的最深處,故鄉永遠是深情的,舒緩的,靜美的,又是歡快的,激昂的。當早春的柳條隨風起舞的時候,白楊樹枝條泛綠的時候,伙伴們吆喝著一個個猴兒似的,竄上了樹,折下了新枝,“扭咪咪”(方言,做柳笛,擰動枝條嫩皮,抽出滑嫩的木質部分,把剩下管狀的樹皮筒兩端剪齊整,一端摳掉綠皮,成扁平狀含在口中吹,即可。)吹,鄉村一下子到處響起了一支支小喇叭、小嗩吶的清脆鳴聲,整個村落洋溢著快樂濃濃的童趣。那些大一點的孩子,隨便捏一片樹葉,貼上嘴唇就能吹出一曲童謠,惹得小不點們圍著咂舌羨慕。
夕陽下的故鄉,是一曲金色的壯歌,錦綢般的彩霞斑斕著故鄉午后的每一個音符,牛羊草木,斷墻矮屋,棧橋靜溪都是歌。每當這個時候,金色的山谷鞭聲陣陣,羊群簇擁著上了一個又一個梯畔。農人們扛著鋤頭,也離開田間地頭,踏著余暉,兩兩三三地笑談著回家,可愛的牛兒不緊不慢地默默跟在后面,愜意而溫馨。瘋了一天的伙伴們靜靜地趴在炕頭,屏息凝視著用繩子縛住腳的知了,知了喊了一天也累了;我和幾個伙伴坐在炕柜旁,兩三個橫笛一遍遍百吹不厭地反復著老師剛教的新歌,書包和課本滿炕都是。笛聲悠悠,飄滿山鄉,和著溪邊的蛙鳴蟲語,簡單而恬靜、舒心而甜蜜。
啊,那誘人的柳哨,悠揚的笛聲,醉人的蛙鳴,快樂的小伙伴,都是歌,歌一樣的故鄉,在我流淚的心上歡快流淌。“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在這生長鄉愁的晚上,我一遍遍動情地歌唱。
看過“描寫思念家鄉的散文”的人還看:
1.懷念家鄉的散文
2.描寫故鄉的思念之情散文
3.關于懷念故鄉的散文
4.有關思念家鄉的散文作品
5.思念家鄉的唯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