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的散文
中秋月的散文篇一:中秋月
要砍要殺,都隨便了呵,因為,如我者歷來就是菜板上的肉。但是,在此刻,請給我一張古琴,讓我像嵇康那樣,再臨風彈一曲《廣陵散》,然后抬起頭,再望一望那輪照徹了古今的圓月。是的,再望一望圓月,在今夜,只有在今夜,這圓月才是中國人的,我也是中國人呵,我亦應該再望一望它。多少年了,在中秋,這圓月,是我的民族懸天的魂魄。我要看看我的民族魂,在茫茫云天之上,是怎樣的一種渾圓,又是怎樣的一種潔白。
但是,我望見的月亮,它已經不再渾圓,不再潔白。
它殘缺得太多了——是一種永遠也無法修補的殘缺……
它染了太多的血——是一種永遠也愈合不了的傷痛……
是的,月壇,在今夜,最該來祭月的人們,他們一個也沒來,最該來團圓的那些人,他們一個都不能回來。他們死了,死在流放之地,死是歸隱之處,死在浪跡之地,死在了那些告密、那些誣陷、那些栽贓、那些嫉妒、那些排擠等等血淋淋的史冊里面了。他們不能再來祭月,一個都不能來,他們已經腐爛成泥,剩一截骨頭,早就不知道被野狗叼到了哪里。
作為一個中國人,在這樣的夜晚,我格外懷念著他們——他們是竹林七閑,是建安七子,是初唐四杰,是大宋五子,是唐宋八家,是大明六君,是江南四才,是戊戌六臣,是春秋五霸,是戰國七雄,是燕趙豪杰,是齊魯英雄,是四大美人,是江淮八艷……他們,就是整整一部中國古代史了,可是他們不能夠再來,不能在為我們展開波瀾壯闊的畫卷,不能再看見他們氣吞山河的才智。如果在當年,他們全都報國有門,仕途有路,甚至有家有口,家族興旺,那么,中國的歷史,又該是一種什么模樣?中國的中秋月又該是怎樣的一個圓?在這樣的夜晚,面對著這樣的月亮,沒有了他們,我們的中秋還叫做什么中秋?我們的團圓還像是團圓么?這樣的中秋和團圓,我不要呵,中國!
是的,他們全都死了,他們死得很難看、很無奈、很凄涼,在無路可走的時候,死,就是他們的唯一出路。他們退得不能再退的時候,死,就是他們僅有的退路。他們沒有死在異國他鄉,又沒有死于壽終正寢,他們死在自己同胞的手里,是中國人殺死了中國人,而且殺出了經驗,殺出了智慧,殺出了理論。一部殺人史和一部文明史,就這樣澆鑄出了中國。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性格和尊嚴就這樣被殺掉了,所有的膝蓋就這樣被殺得永遠下跪。一個自己人殺死自己人的民族,一個看見血就異常興奮的王朝,在中秋之夜,在大年三十,還有什么資格大言團圓?!中秋月呵,你——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今夜,北京,月壇,寂靜得實在離奇,沒有風聲,沒有蟲鳴,連房檐上的風鈴也靜靜地懸掛在那里。天上的月,也很安靜。水中的月,靜靜地在漣漪里搖晃。在這樣的靜里,我怕,怕得想哭。在這樣的死寂里,我是多么希望那些冤死的大魂們能夠復活,能夠在這中秋的月壇,狂歌的狂歌,長嘯的長嘯,豪飲的豪飲,即便是撫琴,縱然是舞袖,也弄它個壯懷激越,歌舞升平……但是,沒有這些了,沒有了,一點也沒有了,若大的一個皇家月壇,空空蕩蕩,寂寂寥寥,冷冷清清,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就我獨自茫然地徘徊,任月亮把我的身影拉得老長又老長。是的,太寂靜了,太空曠了,明清兩代那么多帝王那么多妃子那么多大臣,一個也不見了,連影子也沒留下。他們都到哪里去了呢,月壇?他們為什么啥也沒留下呵,我的中秋月?!
離開月壇,已近深夜。在月壇的門外,我看見幾個孩子在爭搶一張小小的凳子。爭著爭著,孩子們就打起來。打得很天真,也很爛漫。但是,面對他們的爭搶,我卻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凳子,凳子不就是位置嗎?為了位置,小小的心靈,就知到爭搶,就知道打架……
這時候,我忽然想起幾句古詞來: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恍若夢中;生臥徘徊以寧,故國家園縈腦中;苦煎熬,歸去成空,人焚王衷。
中秋月的散文篇二:月圓中秋月圓人圓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千年來我們自古不變的期盼與執著,中秋佳節是團圓的日子。一張桌子,幾雙筷子,還有可口的飯菜......男人們在喝酒聊天,女人們在廚房忙活,孩子們圍坐在一起玩耍著,大家好像都忘卻了煩惱壓力,剩下的只是團圓的幸福。
中秋團圓賞月是先人留給我們的無價的財富,這筆財富讓我們的生活變的精彩無比,讓我們能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中安靜下來,去享受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溫暖。停下忙碌的腳步,留點時間給自己給家人,再多的物質條件比不過此時你的陪伴。人心都是脆弱的,在這個團圓的日子里獨沒有你的身影,再多的人,再熱鬧的環境也暖不了那個失落的心。
如果你此時坐在忙碌的辦公桌前,把工作放一放吧,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擠出一點時間陪陪自己的家人吧!如果你此時在外面與友人相聚,放下酒杯吧,也許家中有個人正需要你陪他喝一杯呢!其實每個人都有選擇,而這個選擇有時很簡單,很簡單。
中秋月的散文篇三:中秋之月
每當人們談起月亮,總是滿含柔情的給她賦予凄涼和憂傷的美。“淡淡的月輝輕輕地灑滿大地,輕緩的銀色彌漫了天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有關月的散文詩詞都讓人感受到月的美。
今天,我卻要說說月亮的無私。當你讀完這篇文章后,相信你也會為月亮的奉獻精神喝彩!
山的最深處是谷壑,也許深不見底,也許從來就不曾有人問過,甚至也許不長一棵花草,然而月亮照樣把自己的光輝撒向它的每一個角落,就猶如那溫暖的太陽,只不過在我看來,月亮是晚上的太陽罷了,難道不是嗎?不管多么險惡,多么深邃,月亮都勇敢無私地獻出自己的光芒。
古人稱月亮為嬋娟,那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名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冰清玉潔的嬋娟,我多想也用美妙的詩句來形容你,可是我怕自己笨拙地無法展示出你的美麗。
太陽的激情一下就能燃燒一片無際的天空,而月亮呢,她只有用盡全身力氣,發出微薄的光芒,做一盞照亮人們行路的夜燈。她雖不及太陽,可在我心中,她是晚上的太陽。
望著皎潔的月亮,在樹杈中隨著眼球轉動,似乎蒙上一層陰影,就連月亮這么純潔清高的事物都會有瑕疵,更何況我們人呢?人們身上有著種種不足,可就是不肯正視自己,難道就不應該改正過來嗎?
月亮煞費苦心,盼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之夜。月兒圓圓,人間圓圓。但也不是家家如愿以償。月兒圓圓,餅兒圓圓,咬下一口,津津有味地嚼著。
其實,我們人人都是這月亮,只是看你愿不愿發光,只要心中有夢,并朝著夢不懈努力,一定會成為明天那個耀眼的太陽!
看了中秋月的散文還看:
1.描寫中秋月亮的散文
2.描寫中秋節的散文
3.中秋情思的散文
4.詠中秋抒情散文
5.中秋節的思念散文隨筆
6.中秋散文朗誦3篇
7.中秋節散文朗誦稿
8.中秋節唯美隨筆帶唯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