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詩詞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南宋人氏,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清照的詩詞,歡迎閱讀!
李清照的詩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今譯】
還時常記得出游溪亭,
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深深地沉醉,而忘記歸路。
一直玩到興盡,回舟返途,
卻迷途進入藕花的深處。
大家爭著劃呀,船兒搶著渡,
驚起了滿灘的鷗鷺。
李清照的詩詞:《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注釋】
①瑞腦:龍腦香。
②金獸:獸形銅香爐。
③紗廚:有紗帳的小床。
【評解】
這是一首著名的重陽詞。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使
客觀環境和人物內心的情緒融和交織。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上片
詠節令,“半夜涼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下片“簾卷西風”兩句,千古艷傳;
不惟句意秀穎,且以“東籬”、“暗香”,為“黃花”預作照應,有水到渠成之妙。
李清照的詩詞:《聲聲慢·尋尋覓覓》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守著窗兒 一作:守著窗兒)
【注釋】
①將息:將養休息。
②怎生:怎樣,怎么。
③這次第:這一連串的情況。
【評解】
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通過秋景秋情的描繪,抒發國破家亡、
天涯淪落的悲苦,具有時代色彩。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詞一氣貫注,著意
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下
文“點點滴滴”又前后照應,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郁情緒和動蕩不安的心境。全詞
一字一淚,纏綿哀怨,極富藝術感染力。
李清照的詩詞:《永遇樂·落日熔金》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熔金 一作:镕金)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注釋】
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顏色好象熔化的黃金。
②合璧:象璧玉一樣合成一塊。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聲音。
④次第:接著,轉眼。
⑤中州:這里指北宋汴京。
⑥三五:指元宵節。
⑦鋪翠冠兒:飾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⑧捻金雪柳:元宵節女子頭上的裝飾。
⑨簇帶:妝扮之意。
【評解】
這首詞通過南渡前后過元宵節兩種情景的對比,抒寫離亂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懷。
上片從眼前景物抒寫心境。下片從今昔對比中抒發國破家亡的感慨,表達沉痛悲苦的心
情。全詞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鮮明對比。感
情深沉、真摯。語言于樸素中見清新,平淡中見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