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大雪古詩詞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典的大雪古詩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的大雪古詩詞14篇
1、次韻和王道損風雨戲寄
北宋 · 梅堯臣
小雪才過大雪前,蕭蕭風雨紙窗穿。
而今共唱新詞飲,切莫相邀薄暮天。
2、和商守西樓雪霽
北宋 · 邵雍
大雪初晴日半曛,高樓何惜上仍頻。
數峰崷崒劍铓立,一水縈紆冰縷新。
昆嶺移歸都是玉,天河落后盡成銀。
幽人自恨無佳句,景物從來不負人。
3、和李審言龍圖大雪
北宋 · 邵雍
萬樹瓊花一夜開,都和天地色皚皚。
素娥腰細舞將徹,白玉堂深曲又催。
甕牖書生方挾策,沙場甲士正銜枚。
幽人骨瘦欲清損,賴有時時酒一杯。
4、和太素大雪苦寒
北宋 · 韓維
晨興出戶望,一色四方齊。
旋委清池失,偏欺翠竹低。
杯深憐絕景,毫健得新題。
麗藻思風絮,衰顏怯凍梨。
5、范寬雪中孤峰
北宋 · 文同
大雪灑天表,孤峰入云端。
何人向漁艇,擁褐對巑岏。
6、夜大雪口占
清 · 趙執信
夢傍寒林半不成,宵分雪色射帷明。
明朝門徑知埋沒,聽徹窗前折樹聲。
7、題游俠圖
清 · 鄭燮
大雪滿天地,胡為仗劍游。
欲談心里事,同上酒家樓。
8、臘月廿四日大雪(庚午)
清 · 趙翼
曉窗驚見雪成堆,預卜豐登遍九垓。
堪笑此翁都不管,只誇步屐可探梅。
9、為王湘草鍊師題魯得之雙筍二首其一
清 · 王又曾
大雪恰逢今日,小園那望春來。
畫里忽看雙筍,翻疑昨夜冬雷。
10、大雪登清風亭
清 · 黃景仁
竹屋風亂鳴,青燈黯無色。
城頭鼓忽沈,戶外雪盈尺。
曳革來幽亭,亭空浩虛白。
了了見千峰,森森動孤魄。
林輝辨枝條,竹重失蕭摵。
自來頓袖吟,誰尋獨行跡。
何處無雪看,清境此難覓。
11、村中大雪
明 · 楊巍
雪意滿林皋,寒深興轉豪。
尋詩心獨苦,訪戴思多勞。
雀墮梅枝亞,鶴盤松頂高。
村家門盡掩,隔壁問香醪。
12、題胡止庵畫
明 · 蔡叆
大雪滿天涯,山中只一家。
前溪有高士,邀我看梅花。
13、早朝值大雪
明 · 游樸
閶闔遙開散曉霞,同云忽合四郊遮。
彤墀乍擁千官仗,繡服驚添六出花。
班簉真看聯玉筍,朝回虛擬拾瑤華。
占年預為三農頌,郢曲新成敢自夸。
14、大雪
清初 · 釋函可
去年雪大今年熟,今年大雪復漫漫。
老僧喜極情逾怯,一番來下一番寒。
大雪節日起源
每年公歷12月7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即為“大雪”節氣。元吳澄撰作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至此而雪盛也。”作品中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節氣時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大雪節氣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影響農業生產的氣候要素主要是降水、氣溫與光照,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氣候要素包括降水、氣溫、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
節氣意義上的“大雪”與天氣預報中描述降雪量的“大雪”無必然聯系。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因為“雪”是水汽遇冷的產物,代表寒冷與降水。“大雪”名稱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氣候變化,寒流活躍氣溫下降、降水增多。而天氣預報中的“大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大的雪。氣象學上規定:下雪時能見度很差,水平能見距離小于500米,地面積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達5.0~9.9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大雪。
大雪節日風俗
腌肉、打雪仗、賞雪景、進補都是大雪節氣的民俗。老南京有句俗話,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此時,家家戶戶門口,窗臺上都會掛上腌肉、香腸、咸魚等腌制品,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大雪天文歷法
大雪,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在公歷12月6至8日交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55°。廿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影響農業生產的氣候要素主要是降水、氣溫與光照,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氣候要素包括降水、氣溫、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
古人之所以將這個節氣命名為“大雪”,是因為“雪”是水汽遇冷的產物,代表寒冷與降水。這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下雨或下雪。“大雪”名稱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氣候變化,寒流活躍氣溫下降、降水增多,并不是表示這個節氣期間會下很大的雪。
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意義不同,節氣大雪是標示這節氣期間氣溫顯著下降且降水增多,而天氣大雪是指下大量的雪。實際上,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大雪節氣,譬如中國北方黃河中下游地區,降雪量最大是是在2月下旬的春季雨水節氣,其原因與“小雪雪比大雪大”是類似的,即2月下旬已過全年最冷時期,初春天氣,南方暖空氣開始活躍,水汽開始豐富,而此時北方冷空氣勢力仍強,強強對峙,暖氣流在密度較大的冷氣流背上強烈、持久上升,遂可能降下大雪。
大雪氣象變化
大雪節氣,最常見的就是降溫、下雨或下雪。據統計,中國強冷空氣最多的月份是在農歷11月,強冷空氣過后,北方大部分地區12月的平均溫度約在-20℃至-5℃之間,南方也會出現降雨或霜凍,強冷空氣往往能夠帶來陰雨或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