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春泥更護花全詩
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組詩集。己亥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這一年作者48歲,因厭惡仕途,辭官離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屬,又往返一次。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全詩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化作春泥更護花全詩:
《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清代】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化作春泥更護花全詩注釋:
1、“浩蕩”句:浩蕩:廣闊深遠的樣子,也就是浩蕩之意。 白日斜: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
2、吟鞭:詩人的馬鞭。吟:指吟詩。 東指:東方故里。 天涯:指詩人故鄉杭州。
3、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這里比喻自己離開官場。
4、花:比喻國家。
5、護:保護。
化作春泥更護花全詩意思: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舉起,這一起身,從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辭官歸鄉,猶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泥土,還要報效國家,為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化作春泥更護花全詩鑒賞:
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
詩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極為瑰麗的境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詩人看來,落花作為個體,它的生命是終止了;但一當它化作春泥,就能保護、滋養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體身上得以延續,體現出真正的生命價值--終將孕育出一個繁花似錦、絢麗燦爛的春天!這哪里是落花的葬詞?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詩人借花落歸根,化為春泥,抒發了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這兩句詩也包含了這樣的哲理:“落紅”似乎成了無用之物,但從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護花,仍有價值和作用,它包含著世上的萬事萬物均具有兩面性,“有用”和“無用”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關鍵在于觀察者的視角,在于自身的價值和功用。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也隱喻了詩人雖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命運。從而形象、貼切地展示了作者為國效力的獻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