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浪淘沙
《浪淘沙》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后來劉禹錫、白居易等改創為詩題、詞牌。此組詩當為作者后期之作,且非一時一地。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作者:劉禹錫【唐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注釋:
?、爬颂陨常禾平谭磺撟詣⒂礤a、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后又用為詞牌名。⑵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⑶ 萬里沙:黃河在流經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⑷簸:掀翻,掀起。浪淘風簸:黃河卷著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動。⑸自天涯:來自天邊。李白有一首詩中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古人認為黃河的源頭和天上的銀河相通⑹如今:到今天,直:徑直,去:不是到什么地方去,而是離開此地。(7)牽??椗恒y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后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準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牽牛:即傳說中的牛郎。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意思:
永貞元年,劉禹錫被貶連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司馬。一度奉詔后還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觀》觸怒當朝權貴而被貶連州刺史,后歷任和州刺史。他沒有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世事的變遷。這首詩正是表達了他的這種情感。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寫作背景:
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辛棄疾六十四歲時,被召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這以前,辛棄疾被迫退居江西鄉間已有十多年了。起用他的是執掌大權的韓侂胄。因為那時蒙古已經崛起在金政權的后方,金政權日益衰敗,并且起了內亂。韓侂胄要立一場伐金的大功,以鞏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棄疾作為號召北伐的旗幟。第二年(1204),任他作鎮江知府。鎮江在那時瀕臨抗戰前線。辛棄疾初到鎮江,努力作北伐的準備。他明確斷言金政權必亂必亡。他又認為:南宋要取得對金作戰的勝利,必須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他曾對宋寧宗和韓侂胄提出了這些意見,并建議應把對金用兵這件大事委托給元老重臣。這無疑是包括辛棄疾在內的??墒琼n侂胄一伙人不但不能采納,反而有所疑忌不滿,他們借口一件小事故,給他一個降官的處分。開禧元年(1205)索性把他調離鎮江,不許他參加北伐大計。辛棄疾二十三歲從山東起義南來,懷著一腔報國熱情,在南方呆了四十三年,開始遭到投降派的排擠,現在又遭到韓侂胄一伙人的打擊,他那施展雄才大略來為恢復大業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北固亭是京口(鎮江)名樓,登樓可望已屬金國的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梢韵胂瘢翖壖苍诰┛谄陂g,肯定不止一次登樓,登樓之時,定有幾多感慨存諸心中,蓄積起來,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吐之為是詞。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鑒賞: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見唐·劉禹錫《浪淘沙》。淘:用水沖洗。簸:搖動。自:來自。這兩句大意是:九曲黃河之中有無數的抄礫,它們隨同黃河流經萬里,經受了浪濤的沖洗和狂風的簸蕩,從天涯一直來到這里。詩人歌詠九曲黃河中的萬里黃沙,贊揚它們沖風破浪,一往無前的頑強性格。我們引用時可取其象征意義,歌頌與它們有著共同特點的事物或人們。“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見黃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對寧靜生活的一種向往,而時間讓世事變得復雜,追逐靜已是現代人的一種精神渴求。九曲黃河沉積下來的是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靜,它們深埋在河水轉彎處的山坳里,在浮華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們在追逐中不會迷失方向。唐代大詩人劉禹錫一闋《浪淘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滔滔黃河的來龍去脈和雄偉氣勢。其中,還詩情畫意地聯想到隨著層層波浪,去美麗傳說中的天仙佳侶之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