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鑒賞
詩歌鑒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傳承文化、豐富學生情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有重要意義。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考詩歌鑒賞,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詩歌鑒賞:北山
作者:王績
舊知山里絕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子平一去何時返,
仲叔長游遂不來。幽蘭獨夜清琴曲,桂樹凌云濁酒杯。
槁項同枯木,丹心等死灰。
《北山》賞析: 六代人作七言,于末二句輒以五言足之,實唐律詩之祖,雖歌行之變體也對仗起束,固自精貼.聲韻亦務協和,乃神韻駿發,則固可歌可行,或可入樂府。
如此首前四句。句里字外俱有引曳齊飛之勢,不似盛唐后人促促作轅下駒也。故七言律詩亦當以此為祖.乃得不墮李碩、許渾一派惡詩中鳴呼!知古詩歌行、近體之相為一貫者,大歷以還七百余年,其人
邀絕,何怪“四始”、“六義”之不日趨于陋也
高考詩歌鑒賞:毛澤東近代詞:《沁園春·長沙》
原文: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天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長沙》參考注釋:
①沁園春:詞牌名,由東漢的沁水公主園得名。
②橘子洲:在長沙附近的湘江中。
③舸(gě):泛指船:此指大船。
④同學少年:毛澤東于1913年至1918年就讀于湖南第一師范學校。1918年毛澤東和蕭瑜、蔡和森等組織新民學會,開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動。
⑤沉浮:比喻事物盛衰、消長。
⑥遒(qiú):強勁有力。
⑦崢嶸歲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崢嶸:山勢高峻,比喻超越平常,不平凡,不尋常。稠:多。
⑧悵寥廓:面對廣闊的宇宙惆悵感慨。
⑨擊水:這里指游泳。
⑩淺底:清澈的水底。
毛澤東近代詞:《沁園春·長沙》翻譯:
在深秋一個天高氣爽的日子里,我獨自佇立在橘子洲頭,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北流。看萬座山變成了紅色,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滿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后。鷹在廣闊的天空里飛,魚在清澈的水里游,萬物都在秋光中爭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宇宙,(千萬種思緒一齊涌上心頭)我要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決定,主宰?
回到過去,我和我的朋友,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里漫游。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達官貴人,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大家是否記得,當年我們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駛而來的小船?
高考詩歌鑒賞:毛澤東近代詞:《菩薩蠻·黃鶴樓》
原文: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菩薩蠻·黃鶴樓》參考注釋:
①黃鶴樓:故址在長江南岸武昌蛇山上,因武漢長江大橋建橋需要,于一九五六年拆除。八一年在原址南面五百米處重建,于八五年竣工。《寰宇記》,“昔費祎登仙,每乘黃鶴于此憩駕,故號為黃鶴樓。”
②茫茫:遼闊的樣子。
③九派:九條支流。相傳古時在江西湖北一帶有九條支流匯入長江。
④一線:指京漢和粵漢鐵路,即今之京廣線。
⑤龜蛇:指龜山和蛇山。龜山在漢陽,形如龜;蛇山在武昌,形如蛇。兩山隔江對峙。
⑥黃鶴知何去:唐崔顥有七律《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⑦酹:祭奠,澆酒于地。蘇軾《念奴嬌》,“一樽還酹江月”。
毛澤東近代詞:《菩薩蠻·黃鶴樓》翻譯:
多少大河流貫中國,而潛隱之一條鐵路連接南北。煙云細雨舒卷著迷茫,龜山與蛇山緊鎖著長江。
昔日的黃鶴已飛去了何方?如今這兒只有些游客過往,我將借酒澆江以表慷慨,我的心之潮汐勝似滾滾長江的浪濤。
看過“高考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