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都有哪些成語故事
寓言故事中是有不少成語故事的,生動有趣兼含哲理。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寓言成語故事,希望你們喜愛!
寓言成語故事篇1:家徒四壁
西漢文人司馬相如出游求官不如意,回到成都。一次他到臨邛(地名)富豪卓王孫家赴宴。酒過三巡,他應激彈起琴來。琴聲打動了卓越王孫新寡的女兒卓文君,她連夜就跟司馬相如回成都。到了相如家,發現家居徒四壁立(家中貧窮,只有四周的墻壁),于是卓文君就勸司馬相如一起到臨邛去。他們賣掉馬車,在臨邛開了家酒店。文君賣酒,相如干雜活。卓王孫認為女兒傷風敗俗,既不給他們經濟上的援助,也不來見他們。
家居徒四壁立現在寫為家徒四壁。
寓言成語故事篇2:堅壁清野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中義軍后占據兗州地區,繼又揮師東進,準備奪取徐州。但兗州豪強張邈,勾結割據勢力呂布,襲破兗州大部分地方,并占領要地催陽。曹操急忙從徐州撤兵回來,向屯駐催陽的呂布發動反攻。呂布十分兇悍,雙方相持日久,曹操一時無法取勝。不久,徐州守將陶謙病死,把徐州讓給了劉備。曹操爭奪徐州的心情更為迫切,想要取下徐州再來消滅呂布。曹操的謀士荀或,勸諒曹操切勿急于進兵徐州,以免呂布乘虛而入。他說:“眼下正值麥收季節,據報徐州方面已組織人力加緊搶割城外麥子,運進城去,這表明他們對可能發生的戰爭有所準備。收盡麥子,對方必然還要加固防御工事,撤退四野居民,轉移糧草、物資。這樣軍隊開到那里,勢必無法立足;對方用‘堅壁清野’的辦法對付我們,到那時,攻不能克,掠無所得,不出十個天,全軍就要不戰自潰
寓言成語故事篇3:見獵心喜
北宋時著名的學者程顥,世稱明道先生。他從小聰明青年時代在西京洛陽講學,非常有名氣。他的弟弟程頤也是著名的學者,經常講學,人們稱他們為“二程”。后來,他們的學說被朱熹繼承和發展,人們稱他們為“程朱學派”。程頤十六七歲的時候,非常喜愛打獵。后來他集中心思研究學問,便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打獵了。有一次,他惋惜地對友人說:“打獵的愛好我今后沒有啦!”
有個名叫周茂叔的朋友聽到了這話,特地去對程顥說:“你說的話不一定就是如此。千萬不要說得那么容易。我看你不是不喜愛打獵,而是把這種心思隱埋起來罷了。說不定哪一天這種心思萌發起來,你還是會像年輕時一樣,高高興興地去打一陣子獵的。”程顥對周茂叔的話末置可否,只是哈哈大笑了一陣。
周茂叔的這席話,在十二年后得到了驗證。一次程顥外出歸來。在田野里見人打獵,頓時想起了打獵的樂趣,高興得手癢起來。但他忽然回憶起周茂叔說過的話,便硬是壓制了要打獵的欲望,徑自走回家去。
寓言成語故事篇4:狡兔三窟
春秋時代,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范的人交朋友,為了能與他們常討論國家大事,總喜歡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在這些人當中,有位叫馮諼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卻什么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諼。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這地方討債,但是他不但沒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還把債倦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滿感激。直到后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一直到這時候,不多話的馮諼才對孟嘗君說:“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你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覺,我愿意再為你安排另外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于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么梁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準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墒?,梁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梁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梁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里,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傳祭器的要求,并且將它們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一座祠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祠廟建好后,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屬于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后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