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
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著父母給孩子準備好去干爹干媽家拜年的禮物,去干爹干媽家住一天。拜年的禮物可是有講究的,除了過年的禮品,特別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雞,這大公雞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萬選選出來的,據說雞冠越大,顏色越紅,就說明孩子的運氣會越來越好。九點從家出發,到干爹干媽家吃中午飯,然后待到下午四五點,這才回家。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媽家過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圓了孩子兩家養的說法。有些孩子養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養到十二歲才能行,這以后干爹干媽就變成親戚,逢年過節去拜年走動。
這就是我們漯河過小年的特殊風俗,是不是不一樣呀,你們那里呢?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篇2
每個地方的風俗都大不相同,過春節也各有講究。我的家鄉溫州,在春節時到處都會充滿喜慶,每年除夕,都會讓我心跳加快,激動萬分。
溫州人大多都是在外做生意的,因此不管是在春節里出現的吃,穿,肯定都是有好的祝福蘊含在內。
我的家鄉也都會把春節看得很重。凡是到了除夕夜,就會叫上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吃飯,當然就要買菜,一般都是大魚大肉和年糕。而“撣新”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具體來說就是“大掃除”。
太陽又沉了一點兒,媽媽把砧板拿出來,開始做年夜飯了。她從袋子里拿出了大塊大塊的臘肉開始切,只見手起刀落,臘肉就在均勻而有規律的切菜刀聲中被削成了片狀。往鍋中倒油,再把臘肉全部放進去,還和白漢玉似的,長方形的年糕一起翻炒,讓水分緊在里面,散發著臘肉和蔬菜的香味。年糕爽滑可口,入嘴粘而不膩,是年夜飯中溫州人最愛吃的,也代表著“年年高”。大概過了二十來分鐘,飯就做好了,中間擺上主菜,外邊擺上裝著特色小吃的高腳碗,這,就是“盤頭”。大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
吃過晚飯,天也早已黑了,我們在離家二十步地上燃放煙花,我總是用一根小木棍,遠遠地伸長了手去碰引線,只要冒出火花,就迅速逃跑。
我們沒有守歲的習慣,所以除夕就到此為止了。家鄉的除夕就是這樣,喜慶隆重熱鬧。
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篇3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我的家鄉就在三面環海,一面靠山的海濱城市。這里的漁民們依賴著大海養活著他們和他們的子孫后代。
農歷正月十三,是傳說中的海神娘娘的生日,這一天也被稱為 “海燈節”。每年的這一天漁民們都要舉行盛大的祭海儀式,期盼著新的一年魚蝦滿倉,全家平安。
去年,我隨爸爸來到西中島,剛好趕上農歷正月十三,可以參加海神娘娘的祭祀活動。那就讓我來記錄一下整個的祭祀過程吧!正月十二一大早,人們就開始準備煙花、水果、鮮花等貢品。半夜時分,海邊就擺滿了各種煙花爆竹,沿海的居民們晚上都不睡覺,站在海邊等待一場煙花的盛宴。
一過零點,各家的煙花爆竹一起燃放,比春節的氣氛還熱烈。天上各色各樣的煙火結成彩,地上各色的燈籠一片紅。
天快亮時,人們開始虔誠的擺放貢品、上香。然后漁家漢子們焚燒祭品,來祭祀海神娘娘。
到了上午時分,號角吹響的那一刻,眾人們用最大的聲音去歡呼,聲音蓋過了爆竹聲,此刻爆竹聲顯得如此的渺小。
這場景讓我想起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真是讓人眷戀其中。
我很好奇地問爸爸:“難道就只有我們這里才有祭海活動嗎?”爸爸說:“其他的海邊,每年正月十三,沿海的各大寺院都會舉行盛大的祭海儀式,信眾匯聚寺院恭請海神娘娘,共同抬海神娘娘圣像四處巡游。銅鑼開道、鞭炮齊鳴,祭海幡旗隨后花瓣飄灑,爐香裊裊,金獅威武,祥龍游動。”我內心震撼,作為海的兒女,漁民是有多么敬畏海神娘娘啊!
到了夜晚,人們都穿著最華麗的衣服,戴著手飾,小孩子們也穿著新衣,提著花燈,大家歡聚一堂。一共坐了二十幾桌,好不熱鬧。看,開始上菜啦!各種海鮮端上來,讓人眼花繚亂,垂涎欲滴。只見最后一道菜是餃子,我趕緊夾起來咬了一口,“哇,太美味了,是我最愛吃的海腸餃子!”我心里的尖叫聲早已沖破云霄。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一整盤,拍拍肚子打個飽嗝,對爸爸說:“漁民們出海打回來的海腸太新鮮美味了,我們生在海邊真幸福!”
大連的海燈節活動讓我感受到了漁民們對自然的敬畏,是大自然給予人類養分,我們要熱愛自然!每年對海神娘娘的祭祀,不僅是感謝大海的給予,更增進了人們之間的情感。
我愛我們家鄉的風俗,更愛我的家鄉!
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篇4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貼起了春聯、掛起了燈籠、貼起了年畫……我也不例外,當我看見鄰居把“福”字貼倒了的時候,我覺得很奇怪:咦,難道他們不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正在我一頭霧水的時候,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兒子,他們沒貼錯,將‘福’字貼倒是一種習俗,說明‘福’到了。”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一,為一歲之首,俗稱過年。這天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喜氣洋洋,辭舊迎新,一起包餃子,放爆竹,貼春聯,歡度新春佳節。早上吃餃子,中午擺家宴,晚上吃甜食。在這一天中摔碎了碗碟要說歲歲(碎碎)平安,以兆來年萬事如意,合家歡樂。鄰人見面,要互相說吉利的話,晚輩向長輩拱手問候,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
過年為什么要放爆竹、貼春聯呢?原來過年還有一種習俗。傳說有一只叫“年”的怪獸,他很兇猛,卻又三怕,一怕火,二怕紅色,三怕聲音大。人們就借著三怕用貼紅春聯,放爆竹來驅趕年獸,于是便有了放爆竹、貼春聯的習俗。
今天是大年初一,聽了這個故事,我真希望這世界真有年獸,這樣的話,我就可以看看它到底長什么樣,然后把它趕走,做個“驅年大英雄”。
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篇5
我的家鄉來自四川內江市資中縣的一個小鎮,有被稱為“小資中”的美譽。家鄉每年年底就會有做香腸和熏臘肉的風俗。每逢過年佳節,最想念的就是香腸的味道,特別是離開家鄉這幾年。
在我們四川,做香腸的材料都是要精挑細選的,農家養的豬最合宜。半肥半瘦的豬肉做香腸,豬排骨和五花肉可以做熏肉,小腸洗干凈留著灌香腸用。
說到做香腸,也是一門學問。半肥半瘦的豬肉切小塊小塊的,放入適量鹽,味精,香油,芝麻,花椒粉,辣椒粉,把它們和勻,腌制一個小時。等肉腌好以后把洗干凈的小腸尾端用線打好一個結,用小圓筒把小腸撐在內壁,豬肉一小塊一小塊的往里面灌,灌到30厘米就用線打一個結,接著剛才的步驟繼續灌豬肉。直到全部肉灌完,香腸就灌好了。最后灌好的香腸拿到通風有太陽的地方曬,大概曬幾天以后準備煙熏。
臘肉是用五花肉做的,鹽涂滿五花肉全身就可以了,這個比較簡單。腌制幾天和香腸一起拿去煙熏。煙熏的材料是木料的鋸木粉和松柏枝葉。選一個天氣晴好的日子,搭一個簡易棚子,爐子上放香腸和臘肉,下面燒火,火上澆木料的鋸木粉,熏得黑黑亮亮的香腸和臘肉是最漂亮的成果。
四川過年的風俗和各地過年都差不多,大年三十前一天晚上就開始準備食材了,主要是因為特色的大菜工序比較繁瑣,比如說香碗,肉包豆腐,梅菜扣肉等等。可能唯一不同的是三十過年是吃中午,大多數地方是吃晚上吧!雖然香腸和臘肉過年的時候吃不了很多,但是在以前,奶奶那個年代,有香腸和臘肉就是過年,家里來了客人,就切上幾塊臘肉,解解饞。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廣式臘腸,和四川香腸差不多的,如果有機會,大家可以試試自己動手做的香腸,也別有一番趣味。
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篇6
我的家鄉在高峰鎮九甲村,那里風景優美、景色宜人。那里不光是風景好,人也好。那里的人很遵守祖傳習俗。
在那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春節。那里的春節是從除夕到元宵節,元宵節過后就完了。
除夕時,家家戶戶在早上大掃除,掃除完后又到鎮上去趕集,買 春節時準備的東西。小孩子只管到村中好好地玩。買完東西后,第一件事是燒雞祭神,放鞭炮嚇鬼神。晚上,誰也不能串誰家的門,只能在家中吃香喝辣。在今晚,除了小孩子,誰也不能睡,必須守歲。
大年初一,這天就成了孩子們的天地。小孩子們一個個提著大袋子到別人家去拜年。拜年時必須是男娃先進堂屋,女娃后進,這樣保佑這家來年生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娃。拜年只能拜到12點,拜完后,滿10歲的小孩得在這天自己去趕集,以早學獨立。
到元宵這天,大人們在白天時要幫孩子們用瓜做瓜燈,讓孩子們在晚上用瓜燈到外面嚇魂……
我們九甲村過春節只求安寧、幸福,不圖別的東西。
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篇7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淳安也不例外,現在就由我來跟你們講講淳安的風俗吧。
就在千島湖一旁的金峰鄉朱家村,在每年的陰歷正月初六,他們的宗祠內就會擺滿101個豬頭,聽爸爸,說這個習俗可大有來頭呢,據說宋代大文學家朱熹是宋家村人民的祖先,還聽說,“賽豬頭祭祖先”這個習俗就是朱熹的重孫子,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這一習俗,在當地已經有800余年的歷史了,在這一天,各家各戶都會拿著自家的豬頭一同擺到宗祠內一較大小,并比賽誰家的豬頭最有創意,村里頭最有威望的老人會對豬頭進行評議,最后選出最好的發紅包,發年畫以示鼓勵。
就在去年的正月初六,我和爸爸也去了一趟金峰鄉朱家村,來看了一場熱鬧又盛大的“豬頭大賽”。
我們到了那兒已經是上午十點鐘了,此時祠堂外面的空地已經被圍的水泄不通,現場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舞獅們踩著節拍輾轉騰挪,甚至還疊起了羅漢,神采奕奕,精彩非凡,為這個春節增添了幾分“精氣神”惹來了陣陣叫好聲。
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才從這人流中擠進祠堂,只見100多個大豬頭,整整齊齊的擺在桌案上的提籃里,一個個都精心的“美顏”和“點綴”過。還配以萬年青,天竺葉,鮮花,水果,不少還貼著福字,喜氣洋洋,饞的我直流口水,要是現在可以吃的話,我真想上去咬兩口。
舞獅之后就是由村民演出的竹馬表演,濃妝艷抹的村民腰間系上竹馬,一手拎著馬脖,一手舞著馬鞭,和著音樂翩翩起舞。
最后,“豬頭大賽”經過逐一比拼稱重,決出了一、二、三名,掌聲和歡呼聲響徹了整個祠堂。
那天晚間,朱家村還舉行了豬肉宴席宴請所有遠道而來的賓客。
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篇8
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傳說,是說從前有一個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 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蹋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里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于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三個弱點。所以人們過春節的時候就再也不會看到“年”了。
三十兒晚上吃完飯以后,我們就一起去姥姥家樓下放鞭炮。記得當時爸爸給我們買了很多,有在地上開的,有在天上開的,還有兒童鞭炮等……記得當時我和表妹一人拿了兩根粉色的仙女棒她把自己當成小公主一樣,卻遭到我的吐槽說她太幼稚,我的弟弟和表弟一人拿了一根藍色的仙女棒跑來跑去,把自己當英雄一樣在打怪獸。當時媽媽問我們:“你們知道過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嗎?”我們四個都用最快的速度說出了答案:“是因為要嚇走‘年’這個怪獸!”媽媽笑著點頭說我們聰明。這時,買鞭炮的爸爸說道:“放鞭炮啊,有著辭舊迎新之說,寓意是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我們幾個在那里津津有味地聽著。也都明白了這些知識。
通過這次放鞭炮,我們都明白了很多知識,希望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學業有成!
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篇9
新興,一個人杰地靈的圣地,也是六祖慧能出生、成長、成佛之地,在古代,新興被稱為新州,且為歷代朝廷或流放貶滴官員之地,因此,也是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融會貫通較早較多的地區之一,這就是我的家鄉。
新興有著優厚的歷史,是一個具有2000多歷史的嶺南古都,長久以來,新興的先民們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去創造了無數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我記得比較清楚的是在“六祖鎮雅岡村走大王”,這一項風俗活動是游神,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十八日當天,村民們會舉著繪有“國泰民安”等字樣的旗子為“走大王”的隊伍搖擺、吶喊,表達對新年的愿望。人們總會舉抬“一把椅子”——椅子上座著一個穿神服的人,那個人與現代人不同,會微微帶點紳士,抬頭挺胸地被人們抬著,可它卻不是真人,每次看見它,我心里都打著一個問號——里頭有活人嗎?
在中秋或春節這樣喜慶的日子,舞獅大哥就派上用場來了,無論什么時間,都有舞獅大哥在大街上表演,我們有空時也會跑去看看,表演的人有些是一些店鋪主人專門請的,我想他要么是想推銷,要么是想祝自己的店鋪揮金如土,越來越賺錢,也有可能祝我們大家家庭幸福,國泰民安等。
我最喜歡的就是逛花會,每到新年的前幾天,花會就開始舉辦,只要爸媽去狂花會,我必定會一起去,其實我只是圖能買一些花回家,幾乎每次我都會買幾盆多肉,可總是沒養幾個月,可憐的多肉就被養死了。去了花會,我們總要逛個二、三小時,爸爸也會買許多花,買后我們就大盒小盆的載到車上滿載而歸,每次來到或回去時,有些人把花放到電動車上,這放那放,連逛了許久的自己腳都要靠邊放……
以上,“游神”、“走大王”、“舞獅”、“逛花會”這些活動只是我家鄉風俗的一小部分,如果你感興趣,歡迎到我家鄉來旅游、參觀、了解我家鄉的民俗文化。
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篇10
民間有句俗語:“八月摸秋不算偷”。“摸秋”,其實就是“偷秋”的意思。在我的家鄉,摸秋的習俗由來已久。
相傳,元朝末年,準河流域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這支隊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一天,他們轉移到淮河岸邊,深夜不便打擾百姓,就露宿于野外。
小時候,我和小伙伴們是喜歡摸秋的。中秋節的夜晚,圓圓的月升起來了,吃罷晚飯,我和小伙伴們那塊棉花地碰頭,然后從在土丘上,商量著偷誰家的“秋”,月升中天、瓦亮瓦亮的,棉花葉子和草上落了重重的露水,如珍珠一般。“摸秋啦!”不知是誰在田野里輕喊一聲,于是我們便四散于濃濃月色之中。我拽著弟弟來到錢奶奶家,弟弟說要留在門口放哨,于是我便躡手躡腳地走了進去,我緩緩地抬起腳,腳尖似游魚一般輕輕放下,我始終提著一口氣,可怎知剛要成功這寫日志,不知從哪冒出一只大黃狗,“啊!”我大叫一聲,剛跑到門口,弟弟又不見了,正當我猶豫惱怒之時,錢奶奶卻走了過來,邊把大狗拉走,“都怪我不好,別怕、來、多拿點。”說著,便往家里掏出一些糕點,我紅著臉受寵若驚地接受了。
摸秋、摸秋,悄悄偷走了秋日的歡樂與甜蜜。
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篇11
去年的除夕,是我最難忘的一天。遠在外地、多年未回家的爸爸媽媽回家過年了,我們全家最終團聚了。此時此刻,全家人圍坐在一桌吃著香噴噴的年夜飯。“爸,這幾年,你辛苦了!”我爸爸舉起酒杯對爺爺說:“感激你對孩子們的照應,來,我敬你老一杯。”奶奶一個勁地給我們姐妹倆夾菜,全家人吃呀,喝啊,一個個笑容滿面。我和妹妹更是歡樂無比,因為在農村,我們小孩子平時根本上不了飯桌,今日卻能夠像大人一樣圍著桌吃,盡情品嘗著豐盛的美味菜肴。
吃過飯,大人們收拾飯桌,我們小孩子耍耍鬧鬧,等著爸爸媽媽給那盼望已久的壓歲錢。不一會兒,爸爸媽媽喜氣洋洋地將包好的大紅包交給我和妹妹,妹妹拿著后樂得手舞足蹈。我鄭重地打開一看,里面有10元錢和一張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寫著:“祝萱萱新年歡樂,學習提高!”我頓時樂壞了,雖然爸爸媽媽給我的壓歲錢并不多,但卻表示了他們的一番心意,那張小小的卡片,飽含了爸爸媽媽對我的無盡的愛。當時,我激動得差點流出眼淚來。
“噓……啪……”四處響起了煙花聲,我跑出門一看,一朵朵煙花陸續上升,半空中猶如布滿了五彩的繁星,頓時,整個世界便變得姹紫嫣紅。一束束各色的火花如彗星墜向大地,使黑夜變成了白天。我的爸爸也拿出煙花,只見他點燃煙花上的導火線,一瞬間,只聽見“嗵”的一聲,一束煙花便升上天空。我抬頭仰望,只見空中如彩星閃爍,美麗無比。在此起彼伏的煙花聲中,爺爺奶奶樂呵呵地說:“此刻的時代真美啊!”許久,響聲漸漸消失,整個世界逐漸恢復了寧靜。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繼續放煙花呀,別讓除夕夜缺少熱鬧呀!”“嗵……噓……啪……”一聲緊之后一聲又熱鬧起來了。直到半夜,那熱鬧的場面才漸漸消停了,人們慢慢地進入了夢鄉,但還有許多地方洋溢著笑聲。今日,一想起當時那壯觀的情景,我還想停在那一刻,停在那充滿歡樂祥和的世界里。
這個除夕,是我最難忘的除夕。因為它熱鬧,因為它充滿歡樂,更因為它讓我享受著爸爸媽媽在家時的溫暖、幸福。這個除夕,我完全沉浸在爸爸媽媽對我的祝福和關愛中。
作文家鄉的風俗優秀范文篇12
我家在庵東,習俗當然有不少,但我明白的習俗并不多,所以就將一講過年吧。
雖然身在慈溪,但過年則有些地方與北京相似,但過年的習俗也沒北京多,北京要桌面大的年糕,逛廟會等等,庵東這一帶的習俗不是很多,但也不少,我就來講講這些習俗吧。
過年,必不可少的必須是鞭炮,過年那天,家家戶戶都放鞭炮,有的還在過年的好幾天前的晚上就放鞭炮了。第二,就是團圓飯了,那一天,家里人都聚在一齊,開開心心地吃團圓飯,象征著家里人團團圓圓,像北京一樣,在那天,幾乎沒有人不到齊的。
還有,過年那幾天,家里人要是住在外地,都要趕回來,這幾天必須在老家里住,并且要照顧好在家里的老人。也有許多家里擺好了酒席,可是沒有吃,他們要干什么呢?當然是拜拜神仙、佛祖,祈求天上神仙保佑,讓家人健康、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