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短的寓言故事
最簡短的寓言故事篇1:斗粟尺布
劉長依仗自己皇子的地位,異常驕橫。孝文帝即位以后,他更是有恃無恐,驕蹇數不奉法。做為兄長的孝文帝對他也十分放縱。因為他和辟陽侯審食其有宿怨,以鐵椎殺之,孝文帝寬赦不予治罪,使其更加驕橫不法。劉長不遵守朝廷的法令,在淮南為所欲為。他亂殺無辜,亂送爵位,把自己的車馬裝飾得跟皇帝的一樣。后來,竟派人南約閩越,北結匈奴,準備起兵謀反。
劉長謀反的事敗露以后,幫著他謀反的人,殺頭的殺頭,被捕的被捕,劉長也被帶到了長安。孝文帝免了他的死罪,廢除了他的王號,遣往蜀地。在遣送途中,劉長絕食自殺。當時,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孝文帝逼死了自己的親弟弟,便編了一首歌謠說:一尺布,還可以縫,一斗粟,還可以舂,兄弟二人竟不能相容。
根據這首民謠,后人引伸出“斗粟尺布”這句成語,常用來比喻兄弟不和。
最簡短的寓言故事篇2:對牛彈琴
東漢有個對佛教教義很有研究的學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詩書向儒者宣講佛經,受到了一些儒者的責難,指斥他為什么不直接依據佛經來回答問題。于是牟融講了音樂家公明儀的故事;公明儀對著一頭正吃草的牛彈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毫不理會,只顧自己吃草,后來公明儀改彈像墳子、牛蠅和小牛叫喚的聲音,牛就搖著尾巴、豎起耳朵來聽了。他最后說:所以,對沒有讀過佛經的人直接談佛經,等于白講,成語對牛彈琴據此而來。
對牛彈琴:比喻說話不看對象,或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
最簡短的寓言故事篇3:返老還童
據東晉葛洪《神仙傳》記載,漢朝淮南王劉安喜好學道求仙,用重金招聘這方面的門客。一天,八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前來求見,說有長生不老術愿意奉獻。守門人進去通報。劉安說:他們自己都老態龍鐘了,哪會有什么長生不老之術!分明是欺騙。快把他們給我趕走。老人們聽說劉安嫌他們老,就一下子都變成了兒童。劉安一聽,慌忙出來迎接。這個成語形容老人恢復了青春。
最簡短的寓言故事篇4:放虎歸山
東漢末年,劉備被呂布擊敗,被迫投降曹操。曹操的謀士程昱看到劉備是個英雄,主張趁機殺掉劉備,以免后患,但曹操不聽。呂布被曹操消滅后,劉備借口截擊袁術,率幾萬人馬離開了曹操。程昱聞訊乘機勸阻曹操說:當初我讓你殺劉備,你不肯,現在又給他兵馬,讓他單獨出兵。你這是放老虎回山林啊!果然劉備在擊敗袁術后,占據徐州,自立門戶了。這個成語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后患。
最簡短的寓言故事篇5:飛鳥驚蛇
釋亞樓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廟,燒香念經。別的和尚空閑時就偷偷下棋睡覺,釋亞樓卻買了硯墨筆紙練習書法。有時深更半夜,他還在苦苦練習。一年年過去,他寫字的功夫越來越深。許多燒香拜佛的人,也來請他寫字。他都一一答應。他的草書,寫得尤其飄逸奔放。有人問他:“草書怎樣算好?”釋亞樓寫了八個字:“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飛鳥驚蛇”形容字體飄逸像小鳥飛翔,筆勢遒勁連蛇也受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