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雜文欣賞(2)
國畫的一個主要特點是筆墨。具體表現在通過對筆墨的運用所產生的極富變化的點線面上。這種運用就是國畫的技法。
此外,還有獨特的構圖方式、特殊的繪畫工具、畫面的留白與以墨為主的特殊色彩處理等等。
中國繪畫理論源遠流長,其中影響最大的,學者不可不知。所以在此我對喜愛國畫的學者推薦幾本書:《國畫品錄》(南齊·謝赫)、《畫史》(北宋·米芾)、《古今畫鑒》(元湯重)和《山水畫技法》(現代趙三石編寫)。希望這些書對學者有所幫助!
精品雜文欣賞篇3:走出“溫室”的花朵更加美麗健壯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如果不可避免,我們只能選擇面對。古語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徙傷悲。”即使對老年人,也倡導“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和“不須揚鞭自奮蹄”的自強精神。
然而,近年來,隨者經濟條件的逐步改善,加之獨生子女家庭不斷增多,父母視孩子為莩上明珠,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情都想替他們做,甚至跑到學校,幫孩子打掃衛生……長此以往,使孩子成了名副其實的“溫室花朵”。一旦暴風雨來臨,他們就會驚慌失措、無所適從。這時候,有的父母便抱怨世事無常,有的父母則抱怨孩子依賴性太強,經不起困難和挫折,沒有自強精神,成不了大器……殊不知,這杯的苦酒正是父母自己釀成的。
所以,父母若希望自己的女兒將來能夠承擔得起家庭和社會的雙敢賁任,那么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她的自強梢神。要培養女兒成為像黃道婆一樣自強不息的人,父母就要注怠以下兒個方面:
第二,在體力訓練的吃苦體驗中培養女兒的自強之心。人只有在忍受了體力之苦之后,才會更好地承擔起生活的重擔。所以,古人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增益其所不能。”平時,可以讓女兒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掃房間、洗碗、買日常用品等。只要是她可以做到的,盡最讓她一起分擔。
第三,讓女兒充滿自信,這是女兒自強的必然途徑。每個孩子都想成功,都海項品嘗成功的苒悅,但失敗總是難以避免的。這時候,孩子自己其實也很懊惱,而很多父母此時更雪上加霜,對孩子橫加指責,無端埋怨。這樣往往會比孩子失去自信,認為自己不行,或者自暴自棄,久而久之就會缺乏自強楮神。
有個公認的調皮搗蛋的孩子這樣說:“我在同學們的眼中是個另類,在爸媽的眼中是個不可救藥的孩子,老師也常常批評我,我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是做不好的。既然如此,我努力又有什么用呢?”這就要求父母轉換思維方式,改責備為激勵,幫孩子樹立自信,找回自強。
第四,在成功與快樂體驗中培養女兒的價值感。當女兒取得一點小小的成功,尤其是在她不揎長的方面取得小成就時,要給予表揚與鼓勵,并繼續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女兒喜歡上挑戰未知領域,并將其遷移到學習上,使她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感受自己的價值與驕傲。
第五,父母要學會放手,這是讓女兒走向自強的必經之路。無論是在生活和還是在學習上,父母都應堅持自己的教導原則:你能干的,我絕不替你干;你不會干的,我教你干;你讓我干的,我要考慮該不該干。因為父母過度的保護只會剝奪孩子的鍛煉機會。女兒沒有克服困難和挫折的實踐,便會缺乏逆境的磨煉,能力低下,性格懦弱。有這樣一個事例:華華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爸爸媽媽什么事都替她做。
他們認為,只要讓華華把時間用在學習上就行,生活方面的事情自己可以多做一些。可是當華華上了中學要住校時,問題就來了,飲食起居都要自己負賁,飯盒要自己洗,被子得自己吞,隔三差五還得打掃衛生。華華覺得太累,太沒意思,就頻繁地逃學,任父母怎么勸說都無濟于事。
老師了解到悄況后,建議華華的父母先把華華領回去,要他們改變教育方式:不給她零花錢,讓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上班就讓她在家里自己做飯……一定要“狠”得下心,放得開手。一段時間后,華華一改從前的狀態,什么都做得井井有條,學習也更加刻苦了。
第六,借鑒正確的做法。現在的父母將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了孩子身上,從而代替孩子做的事情很多,以至于孩子的自理能力差、性格脆弱、承受力差,受不了打擊,一批評就哭。以下介紹國外的幾種做法,對培養孩子成長為自食其力的人頗有借鑒意義:
美國:“要花錢,自己掙!”美國的父母從孩子很小時就讓其認識勞動的價值,比如讓孩子自己動手裝修自行車,修理小家電,做簡易木工,粉刷房間,到外邊參加義務勞動等。美國中學生的口號是:“要花錢,自己掙!”不管家庭經濟狀況如何,孩子在12歲以后就得給家里的庭院割草、給別人送報,以換取些零用錢。一些父母還要求孩子外出當雜工,如夏天幫人推割草機,秋天幫人掃落葉,冬天幫人掃積雪等。美國南部有些州立中學還規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獨立謀生一周才允許畢業。”
日本:父母教育孩子在學好功課的同時,必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鼓勵年齡大些的孩子到外面打工掙錢。孩子很小時就知道:“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全家外出旅行,不論多么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上個小背包。父母說:“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背。”在日本大學生中,勤工儉學非常普遍。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在外做家庭教師,陪護老人等,掙自己的學費。
德國:德國法律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里承擔一些義務,如給全家人擦皮鞋等。徳國人常說,他們的首要賁任就是讓孩子懂得:一個人走向社會,最終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