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雜文閱讀
情感雜文閱讀篇1:你不需要總是原諒別人
我的一個同學,在被閨蜜劈腿后,依然和閨蜜保持朋友關系。
她解釋說:“反正對男方也不是那么愛,況且閨蜜也表示了愧疚,說是在我們鬧分手的時候才慢慢好上的。”
我問:“你信嗎?”
她有絲慌亂:“應該是的,這么多年的朋友了!”
我說:“現在還能和以前一樣無話不談嗎?”
她搖了搖頭:“總歸感覺奇怪了點。”
“那就是了!既然已經不能再回到過去,為什么要選擇原諒?”我咄咄逼人。
她突然愣了。
我一個遠房表哥,早些年和表嫂在上海務工,夫妻倆自談的,感情很好,不久又添了兒子,小家庭更有奔頭了。
像無數農村家庭一樣,他們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出來掙錢了。
那時他們都在工廠上班,一般居住的地方離工廠也不會遠。表哥的親大姑在表嫂工廠附近開了個小賣部。按理說親戚間互相關照,生活上多有便利才是。的確,他大姑三天兩頭跟表哥嘀咕“你媳婦跟廠里一個男的有說有笑的”,“今天看到你媳婦和一個男的一起下班了”,“你要看好你媳婦了,大城市人亂”等等等等。
表哥剛開始不以為意,后來聽得多了就問了表嫂,表嫂倒也坦蕩:“是同事,就住在咱家后面。有時候下夜班都半夜了,我有點害怕,就和他一起回來了。”表哥一想,有道理,況且表嫂也沒有不對勁的地方,也就不追問了。
但是他大姑可不這么想:“就你人傻!同事間就剛好那么巧經常上下班?還不是約好的!你看倆人一路上打打鬧鬧的,哪像一般同事?”
表哥后來也見到了那個同事,高高大大,也很帥氣,表哥就自卑了。因為我表哥五短身材,一米六出頭的樣子,表嫂倒是亭亭玉立時尚大方,生完孩子后身材恢復得也快。
無知的人自卑起來,往往不是唯唯諾諾、聽之任之,而是無理取鬧、沒事找茬。他覺得就算現在沒事,時間長了還真保不準會發生什么!于是他強制要求表嫂換個工作。那時候,表哥的不信任也傷害了表嫂,表嫂覺得,如果真的換廠了,就等于默認了。
后來他大姑又給表哥出主意,糾集了七大姑八大姨去廠里鬧,說那個男的怎么怎么勾引有夫之婦。這么一鬧,人家男的也離職了。
表嫂既對表哥失望,又對那個男的滿是愧疚,說了些難聽的話。表哥以為她已經對那個男的動情了,倆人吵鬧起來,氣急之下,表哥把表嫂打了一頓,還讓她滾。
一氣之下,表嫂回了老家娘家。
過了差不多一周,表嫂想孩子了,想看在孩子的面上這件事就算過去了。于是打電話給婆婆,想和孩子通通電話。誰知,表哥的大姑更是先人一步給表嫂的婆婆洗了腦,故事更加“動人”,版本都升級了。所以,接到這種媳婦的電話,當婆婆的自然沒有好話。這下表嫂徹底死心了。
這幾年來,表哥都一直一個人,本來就其貌不揚,還帶著個孩子,家境也一般,根本討不到媳婦。
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碰到面,表哥依然對他大姑客客氣氣的。
我這人對人的心理變化特別感興趣,所以總是會不合時宜地問:“后悔了沒?”
“怎么不后悔?!可后悔有什么用!她都結婚了!”
“你都不恨你大姑嗎?”我又追問。
“恨她干嘛,都是親大姑,她也是為了我好。怪我自己,當時不知道被什么鬼上身了!”表哥說的時候,悔恨中帶著落寞。
“你怎么能做到這么輕易原諒摧毀你生活的人?”我問,無意調撥離間,純粹好奇。
表哥不再說話,出門和大伙打牌去了。
相反地,我另一個風風火火的女漢子朋友,從小就是個直爽型的姑娘,可人家的直爽不是沒有情商的。
剛面試進一家大公司的時候,新人進去總免不了干些雜活受些欺負。而領導指派給她“一對一幫扶”的老員工更是個頤指氣使的老大姐。原本不存在上下級之分,不過就是新老員工的區別。
姑娘剛進公司,又勤奮好學,肯定什么都要多問。那姐兒心情好還能搭理她幾句,心情不好就尖著嗓子說“這個不是已經說過了嗎?怎么還是不知道?”“這個你現在還不要學,我交給你的事干好就行了!”“這個你大學沒學嗎?看來念大學果然沒什么用啊!”儼然在教訓自己的孩子一般。
第二周,姑娘在請教那姐兒問題,姐兒又發飆了時,姑娘盯著她的眼睛說:“如果你這幾天心情不好,我可以包容你,畢竟誰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是,如果你一直都是這個態度,我接受不了。大家都是同事,我麻煩你的,也基本都是工作,并不是我個人生活,所以,我不覺得我有承擔你壞脾氣的義務。如果你不愿意教我,那我們現在就去跟領導請示,我可以換一個員工帶。”
姑娘說,當時辦公室很靜,那姐兒臉也是紅一陣白一陣的,但好在過了幾秒,那姐兒大概自己也想明白了利害關系,就尷尬地笑著說:“你看你看,我呀就是這個脾氣,刀子嘴豆腐心,還不是你們新人上手慢,我替你們著急嘛!”
“現在呢?”我很好奇,聽著也挺痛快。
“現在?所有辦公室的人都對我很客氣,而且,”姑娘勝利地一笑,“好像現在大家帶新人都更有耐心了!”
“你就不怕老員工背后給你穿小鞋?”我有點擔心,“畢竟辦公室政治也是一盤棋。”
“首先,如果公司是這樣的氛圍,領導是這樣的領導,那這個工作不是我想要的。其次,我不覺得表達自己的立場是冒犯別人。”姑娘說,“也不覺得不敢表達自己的立場的人,以后會有什么大出息。”
的確,我們在工作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帶給我們或大或小傷害的人,托爾斯泰說:輕易地原諒自己,不是寬容,是懦弱。我想把這句話改成:輕易地原諒別人,不是寬容,是懦弱。
不是嗎?那些所謂“原諒別人升華自己”“放下即得到”的大道理,你們就真的打心眼里做到了?像這些傷害從來沒有發生過?
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對別人所做的傷害我們的事會不會是因為無力反抗才會選擇原諒?會不會是因為我們覺得不原諒可能會損失更多?
這其實就是一種心理安慰,反應的真實心理可能是:你傷害了我,我生氣,可我沒有辦法報復你,我選擇原諒你,不是我無能,是我寬容!
可事實呢?我們都是凡夫俗子,不是得道高僧。這些傷害只是被我們的懦弱暫時塵封了,時間久了,或許一部分的確隨風而逝,但真正的傷害影響力還在。如果給你一次回到過去的機會,你會不會選擇站在TA面前,對TA說:“不,我不原諒你!”
有人問蔡瀾:與人有仇,是報好,還是忘記好?
蔡瀾回答說:三年不晚,有的報就報。
我倒不是鼓勵大家一點點小事就睚眥必報,只是鼓勵大家敢于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這件事我雖然做錯了,但我是為你好,你不會生氣吧?”
“不,我生氣了!”
“我雖然傷害了你,但還是很在意你,你會原諒我吧?”
“不,我不原諒你!”
江湖兒女,還是快意恩仇的好。
情感雜文閱讀篇2:人生的烏龍茶
從新疆回來之后,我覺得自己長大了很多,而自己身上的口弦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口弦聲里更多的含著的是傷悲,于是我開始思考,傷痛對我們的人生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
一天傍晚,看落日憂愁,在傾訴著它對這個世界的留戀。這時,我突然發現一位朋友向我發來一首小詩。
雨打窗,離人悔,故人心,易破碎,寧等驀然回首。
手把一蘭花,獨賞。
一盞茶,幾頁詩,寒風起,落花飛,沉壁空盛余暉。
眼中一身影,獨坐。
楓葉醉,人憔悴,踏靜苔,小扣扉,沉默卻是愁腸。
輾轉難入眠,獨臥。
下一頁更多情感雜文閱讀等著你